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法律   78篇
中国共产党   277篇
中国政治   290篇
政治理论   96篇
综合类   20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公安研究》2014,(9):76-76
赵泽洪、朱亚兰在《长自学刊》2014年第3期撰文认为,在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原有政府形象传播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已成为政府形象塑造不可缺少的力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新时期政府形象塑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了解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和在新媒体时代政府形象塑造面临的挑战,有助于在新媒体时代为我国政府形象塑造寻找新的、实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43.
吕秋薇 《世纪桥》2011,(11):20-22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不仅在日本风靡一时,在中国也拥有大量读者,甚至一度在世界范围内掀起"村上热"。这部小说韵味悠长,娓娓道来,感人至深,村上春树式的独特表达更使小说显现出了非凡的艺术魅力。本文从人性的描写、人物塑造、语言风格和作品深度等方面分析《挪威的森林》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4.
职业女性要塑造良好的形象,必须注重内外兼修,既要提升自己的形象魅力,更要注重内在魅力的提升。本文简要探讨了提升内外魅力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5.
郭晨璐 《学理论》2011,(10):88-89
校园文化塑造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新课题。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我们必须改变过去只重视通过课堂灌输教育来塑造校园文化的做法,而更多地关注隐性教育的开发和利用。隐性教育作为塑造校园文化的内容之一,其在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将对教育的效果有重要影响。如何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46.
推动市级党校社会培训跨越发展是新形势下一项重要的现实课题。市级党校在开展社会培训时,不能把追求经济效益作为首要任务,而应把社会效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放在第一位,通过争取政策、建章立制、队伍建设、打造团队、转型增效、提炼精品、塑造品牌、深化合作等路径,推动社会培训实现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47.
抗战时期,如何塑造党的媒体形象,让国统区的民众了解,进而认同中国共产党,是党的建设、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新闻、论战、副刊、广告等多样化的版面安排以及党媒自身的公共关系都对党的形象产生影响。通过对这一时期《新华日报》塑造党的形象的媒体策略进行详实的历史考察,挖掘中国共产党形象研究的魅力和价值,从侧面为当代媒体对执政党形象宣传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48.
《今日上海》2013,(6):60-60
今年5月6日,上海品牌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2012年度上海10大品牌和10大品牌领军人物,其中国资品牌在上海占据领先位置,而民营企业家则在品牌塑造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49.
福斯塔夫是几百年来莎剧舞台上最具生命力的喜剧形象,他是一个非善非恶、天马行空、以享乐为人生坐标的范例。斯塔夫喜剧性格的塑造,源于他本身就是一个各种不和谐的矛盾统一体;与诙谐夸张的喜剧场景的营造密不可分;大量借用了丑角的尖刻讥讽、插科打诨;也得益于福斯塔夫这一人物形象的具体普遍性特征。福斯塔夫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50.
近年来,公众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参与活动成为公共生活民主化的典型符号。环境立法与环境执法中的公众参与已经相当普遍,但环境司法中的公众参与尚待拾遗补缺。本文试图从法理和制度分析的框架对环境司法中的公众参与进行探讨,认为我国有必要通过社会权利的可司法化,赋予公民救济其环境权的司法途径,旨在为我国环境司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可资参酌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