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91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71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斯德哥尔摩现象在人质谈判中的正面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满生 《湖湘论坛》2008,21(4):98-99,119
斯德哥尔摩现象是人质劫持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心理情结。科学利用这种“体制化”现象不仅可以缓和危机情境的紧张气氛,拓展谈判人员的谈判空间,甚至可以成为赢得有利战机的特殊手段。公安机关应充分利用之。  相似文献   
222.
突发性劫持事件的前期处置是一项专业性、组织性、突击性、应变性极强的举措,是对参战警务人员整体素质的严峻考验。反劫持的实战规律证明:了解并掌握突发性劫持事件前期处置的相关理念、环节、谋略、经验,对于成功地赢得反劫持“处突”行动胜利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223.
《政法学刊》2019,(5):5-18
人质谈判的模式、基本原理经五十多年的探索,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中取得很大的发展。人质谈判模式的运用不能过于拘泥,必须机动灵活,人质谈判模式本身也需要不断完善。人质谈判通常需要经过三个阶段:谈判开场阶段、实质谈判阶段、谈判收官阶段。实质谈判阶段是行为改变阶梯模式在谈判中的运行阶段,行为改变阶梯模式包括积极倾听、产生共鸣、融洽相处、形成影响、改变行为五个阶梯。谈判开场阶段视为该模式运行的前奏,谈判收官阶段视为该模式运行的尾声。前奏、尾声与模式本身具有高度的关联性,甚至存在一定的交叉,但前奏和尾声不属于行为改变阶梯模式的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24.
招募合适的警察一直以来都是各地警局所面临的一个不小的挑战,行为表现差的警察可能会造成一系列的严重后果。警察压力管理也是相关机构不容小觑的一个问题,警察工作的高压特点会对其心身健康造成诸多危害,如何有效缓解警察工作压力进而预防或降低警察工作中PTSD的严重性需要得到大家的重视。另外近年来恐怖袭击事件、群体性事件以及各种企图自杀事件频发,为了和平解决此类事件,危机(人质)谈判进一步得到了警察实务部门的重视。可借鉴国外心理学在上述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完善和发展本土心理学在警察招募、警察压力管理以及危机(人质)谈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25.
226.
劫持事件,对社会安全与稳定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各地公安干警是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力量,是地方维稳反恐一线尖兵,加强针对各种情况下反劫持战法研究,对打击各种恐怖主义,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7.
亲友介入人质谈判具有情感抚慰、情境切换、角色替代、诚意传递四个方面的独立价值,同时也可能产生威胁亲友人身安全,刺激劫持者,亲友无意间泄露案件信息和处置秘密,擅自采取夺取作案工具、制服劫持者的行动,“临阵倒戈”等诸多问题.为发挥优势,杜绝风险,在运用这一措施时,除需做好介入亲友的人员选择与心理建构工作之外,还须从介入时间、氛围营造、空间控制、情绪控制、信息控制、行为控制六个方面对亲友的规劝活动进行全程控制.  相似文献   
228.
2014年6月12日,三名以色列少年在约旦河西岸突遭不明身份人员绑架,以色列军警随即展开大范围搜索,直至6月30日才发现人质已被“撕票”。7月2日,一名巴勒斯坦少年遭以色列犹太极端分子报复性虐杀。接连两起突发事件牵动了巴以民众的敏感神经,双方旧恨重燃、矛盾激化,暴力冲突在多地蔓延,巴以局势随之恶化。  相似文献   
22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其给现代人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对于学术界而言,电子期刊、电子数据库令研究过程更轻松和有效。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术论文的出版周期进入一个快节奏、网络化的时代,学术期刊数量的急剧增加,学术期刊的质量控制变得复杂,以及网络空间管控的弱化,促使劫持型期刊的迅速发展。劫持型期刊的出现有许多原因,但关键在于期刊出版者与期刊管理者的不足够重视;利益的驱动与作者需求共同催化的结果。为此,我们有必要提高对劫持型期刊的辨识能力,思考如何在制度面上遏止劣质期刊文章的泛滥,期望科研人员在选择期刊时,必须了解研究发表的伦理守则,谨慎行事,共同促进学术领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30.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多次发生人质劫持案件,性质恶劣,影响巨大,公安机关对此类案件的研究却略显不足。以精神分析学派的犯罪人格理论对此类案件中犯罪分子的心理状况加以描述、探讨、分析,以求真正把握其心理本质,制定真正有针对性和科学化的谈判策略,最终获得无伤亡的、人性化的处置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