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46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131篇
世界政治   3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10111篇
中国共产党   1496篇
中国政治   2787篇
政治理论   282篇
综合类   1775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401篇
  2014年   1487篇
  2013年   1273篇
  2012年   1381篇
  2011年   1577篇
  2010年   1469篇
  2009年   1406篇
  2008年   1339篇
  2007年   933篇
  2006年   938篇
  2005年   713篇
  2004年   518篇
  2003年   519篇
  2002年   659篇
  2001年   457篇
  2000年   437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存在的几个问题发案多,破案少,整体攻坚水平低我国目前全国刑事犯罪发案率约为400万/年起,大要案的破案率较高,而平均破案率仅为30%左右。这些数字反映出我们这支队伍打硬仗的能力强,但整体攻坚水平偏低。主要表现为:许多案件发生后,要么没有及时破案,要么没有及时抓获犯罪嫌疑人,或者是办案质量差,导致捕不了、诉不出去,  相似文献   
23.
任清如 《人民公安》2006,(16):60-61
任清如同志是江苏省宜兴市公安局的高级工程师,痕迹检验专家,任高工根据目前城市入户盗窃案件的发案特点,结合自己的实际防盗经验,为您的防盗支招——一、老式防盗门成为白天入户盗窃作案的首选对象。目前好多防盗门,陈旧过时,防盗功能形同虚设,特别是一些建设比较早的新村、居  相似文献   
24.
徐忠贵 《特区法坛》2006,(1):21-22,24
从离婚的原因看,离婚案件几乎都涉及公民的个人隐私。根据我国《婚姻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的有关规定,离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双方自愿离婚并向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离婚申请的,由婚姻登记机关审查,查明双方确实自愿离婚井对子女的安排和财产的分割问题处理适当的,准予离婚,发给离婚证;二是男女一方要求离婚,另一方不同意离婚的,需通过诉讼程序解决。根据司法统计分析,离婚诉讼当事人一方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的理由一般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一方患有生理上、精神上的疾病,如患有“阳萎”、  相似文献   
25.
冀纪 《河北党风》2003,(1):19-22
2002年8月30日,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贪污罪、介绍贿赂罪两罪并罚,判处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原副主任吴庆五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26.
随着手机这种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手机短信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成为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证据。笔者近来办理了四件手机短信证据保全公证,这四件公证的基本情况分别是:(一)韩某在与妻子谈及离婚财产分割事宜期间,其妻在发给他的手机短信中言明:某财产系在婚前由韩某父母赠与的.韩某申办公证的目的是证明其婚前财产已经其妻承认:(二)李某系某法院的法官,其经办的一起案件当事人在败诉后,通过手机短信对其进行人身攻击、侮辱和恐吓,为取得证据后阻止其行为,申办公证:(三)洪某家庭的“第三者”向其发手机短信,称其丈夫对该“第三者”的情感才是最深的,洪某为证明其丈夫的婚外恋行为,申办公证;(四)在离婚诉讼期间,王某发现其丈夫的手机中有其与第二三人进行情爱交流的短信,便隐瞒其丈夫,将其手机带至我处申办保全证据公证,以证明其丈夫的过错行为。  相似文献   
27.
童曙阳 《理论月刊》2003,(12):120-122
本文从典型案例着手,在对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立法和相关司法解释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揭示了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法理依据,并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8.
我国公诉案件证据移送制度之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公诉案件证据移送制度 ,是指检察机关在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时 ,将公诉案件证据移送法院审查的制度。检察机关向法院移送证据范围的大小 ,关系到法官是否“先入为主” ,关系到被告人辩护权能否真正落实 ,对程序公正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避免法官“先入为主” ,保障诉讼当事人尤其是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缩小了检察机关向法院移送证据的范围 ,将原来的全案证据移送改为主要证据移送。但是 ,几年来的司法实践表明 ,我国新刑诉法所确立的主要证据移送制度还存在程序不公的现象 ,有待进一步完善。一、国外公诉案件证…  相似文献   
29.
街面抢夺案件是近年来城镇高发的案件,是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重要因素。侦防街面抢夺案件,要强化公安机关的快速反应机制,对多发地段进行小范围专项打击,强化侦查破案谋略,提高审讯攻坚能力,开展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的宣传教育等,综合治理街面抢夺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30.
刘瑞珏  吴军 《法医学杂志》2002,18(4):232-2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在司法实践中,目前我国已有统一的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司发〈1990〉070号《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尚无统一的故意伤害他人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标准,故一些省级法院制定了用于本省的人身伤害伤残鉴定标准,未制定地方伤残等级标准的省、市、自治区,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处理人身伤害致残案件时,多数是比照《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和/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