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0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42篇
中国政治   74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尹翼婷 《求索》2013,(7):64-66,38
早期新教在华传教运动以男传教士为主力,1 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来华女传教士增加,逐渐超过男传教士,传教运动呈现女性化趋势,女传教士成为近代中国传教运动的主力。究其原因,与西方国家1 9世纪下半叶起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的演变分不开,与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的剧变相联系,同时也与女传教士在宣教事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息息相关。这些变化客观上为西方传教士,尤其是女传教士来华传教创造了机会。  相似文献   
42.
1573~1577年,利玛窦就读于耶稣会罗马公学院文学院和哲学院,研究分析罗马公学院耶稣会文学院《教学大纲》与《哲学院教学大纲》,了解利玛窦早期成长环境及学习经历对于丰富国内关于利玛窦早期研究的内容、进一步深入研究他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3.
明清之际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中国思想家对待科学的态度,和当时到中国来的西方传教士是不相同的;当时中国思想家的科学观,未必都是西方文化刺激的结果.徐光启等人的科学哲学思想及其方法论,远远超出当时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之上,甚至可以和同时代西方的培根、伽里略、笛卡尔等大思想家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44.
<正>天津开埠后,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纷至沓来,吃住行的问题成为迫在眉睫的要事。清光绪九年(1863年)英国传教士殷森德在英租界维多利亚道(今解放北路南段)开办的一家小型旅店,名叫泥屋饭店。光绪十二年(1886年)春天,环球饭店(后更名皇宫饭店)在与泥屋饭店近在咫尺的位置(今解放北路179号)建成。  相似文献   
45.
十月革命后,苏俄开始发动反宗教运动,但随着国际形势的演变在不同的时段轻重不一。苏俄的反宗教及宗教在苏俄的命运一直是基督教世界关注的焦点,在华中外基督徒也不例外,他们对苏联宗教命运的关注与阐释除出于同道之谊的同情外,更重要的关怀在中国基督教自身的命运,他们想以基督教在苏联的命运为参照,作为反省中国基督教的一种外在资源,以便改造中国基督教,重塑基督教在中国的恰当形象,避免中国教会落入苏联教会同样的命运。而对苏联反教的多元化诠释却成为基督徒审视共产主义的关键性参考。  相似文献   
46.
《党课》2014,(4):104-109
晚明时期,就在中国人孤芳自赏的时候,在欧洲,一种以开放进取、征服掠夺为特征的“新文明”正迅速崛起。葡萄牙航海家开通了从大西洋到印度洋的航道,随后占领了印度的果阿。接着他们又以帮助明军剿灭海盗和行贿等手段,得到了中国澳门的“居住权”。于是,手擎十字架的传教士接踵而来,抱着“欧洲人至上主义”,叫嚣着“用武力强迫中国人改变信仰”,多次试图进入中国定居传教,但都碰壁而归。在他们看来,明帝国仍是一块顽石。  相似文献   
47.
闵生裕 《法制博览》2009,(16):24-24
信息时代,资讯发达,通讯发达,与过去的闭塞相比,现在的人聪明多了,灵通多了。但是,如今的骗子更聪明。你不见网上骗财骗色者比比皆是吗?他们就能让一部分人先傻起来。一条短信,就能把你的钱骗到手,一个微笑,就能把你的魂勾走。当你的智商归零时,大把大把的钞票就被他们骗走。君不见街头巷尾,假金假银假钱币,假僧假尼假乞丐,巫婆神汉传教士,  相似文献   
48.
李功发 《传承》2010,(19):61-61
中国画历史悠久,肖像画亦早已有之。清代康熙朝开始,来华的西洋传教士中的一些画师,曾经长期被供奉于清廷如意馆,他们带来的是西洋画即油画的技法,但为了博得皇帝的欢心,改用中国的绘画工具和绘画材料作画。  相似文献   
49.
在近代中国,伴随着西方殖民者对华侵略活动的不断升级,西方传教士纷纷而来。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也引起了学术界的诸多研究,过去学术界多从布道、教育、医疗、慈善来剖析传教士们的活动,而对于其在西学传播背后起着重要作用的新闻出版活动则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试从分析传教士们进行新闻出版活动的动机出发,并进一步阐释其对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历程中始终激荡着两股相互碰撞的潮流,一方面是西方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逐渐传入中国,即所谓的"西学东渐";另一方面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走向世界,即"中学西渐"。其中明清时期即16~19世纪初可谓是中学西渐"奇异"的高潮,西方基督教传教士在其中担当了主要和重要的历史角色。这一时期传教士钻研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并翻译和著述了大量的涉及中国各方面文化的书籍,以他们自己的理解和视角向西方传播了中国的文化和思想,对启蒙时代的欧洲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