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57篇
  免费   597篇
  国内免费   150篇
各国政治   828篇
工人农民   484篇
世界政治   153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46篇
法律   9061篇
中国共产党   11835篇
中国政治   17675篇
政治理论   4930篇
综合类   9409篇
  2024年   171篇
  2023年   790篇
  2022年   510篇
  2021年   860篇
  2020年   1318篇
  2019年   597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498篇
  2016年   895篇
  2015年   2016篇
  2014年   5314篇
  2013年   4441篇
  2012年   5568篇
  2011年   5563篇
  2010年   4543篇
  2009年   4450篇
  2008年   4511篇
  2007年   3018篇
  2006年   2658篇
  2005年   2043篇
  2004年   1857篇
  2003年   1619篇
  2002年   1344篇
  2001年   1017篇
  2000年   892篇
  1999年   241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泠一 《新民周刊》2022,(43):33-33
我从事国际关系研究,从1996年至今就没有离开过阿富汗议题。六年多前,首届中国进博会还在酝酿和招展之际,笔者在上海社科院接待某代表团,其中就有阿富汗的代表。那时候,中国主流媒体的热词是“中国梦”和“一带一路”。这位能说汉语的阿富汗学者就饱含热泪地告知:“为什么阿富汗不能有梦想?因为我的家乡只有地雷,无法融入‘一带一路’。”作为高端智库从业人员,我把阿富汗学者的忧虑报告给了国家对外援助部门和联合国相关机构代表。  相似文献   
52.
在中国近代哲学家中,康有为、谭嗣同的思想最为接近,因而呈现出诸多相同性。在这个前提下尚须看到,两人的思想具有不容忽视的差异。如果说康有为、谭嗣同思想的相同性体现了戊戌启蒙思想初级阶段的鲜明特征的话,那么,两人思想的不同性则显示了迥然相异的学术意趣和致思方向。将康有为、谭嗣同思想的异同关系置于中国近代特定的历史背景、文化语境之下予以审视,便引发了对中国近代哲学史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53.
《中国民政》2021,(2):62-63
近年来,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着力构建三级社会工作服务站网络体系,整合政府、社会组织、社工和爱心人士的力量,对困难群众、特殊群体进行立体化帮扶,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作出有益探索。构建体系,培育队伍,明确"谁来帮"。荷塘区积极推动"禾计划"基层社工站建设,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络体系。区级层面成立社工总站,积极发挥公益服务中心的作用,孵化培育社会组织,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困难群众帮扶。  相似文献   
54.
刘军 《共产党人》2020,(2):23-2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提出“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扶持发展文化体育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  相似文献   
55.
思想汇     
《上海支部生活》2020,(3):60-63
“百年末有之大变局”是哪“百年”《光明日报》刊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侖金尧文章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初看是一个对当今世界的看法,实则是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中获得的长时段判断。可以把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期作为“百年”历史的开端,以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作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发生的重要时间点。  相似文献   
56.
57.
为了深入学习、研究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建设,2019年11月23~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政治学研究》编辑部、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共同在成都主办了“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来自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教学与研究》和《四川大学学报》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单位的4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  相似文献   
58.
59.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时代趋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通过建设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大思政格局。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是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实践过程,是平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系统性和协同性构建的必然选择。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主要包括构建价值认同体系、责任主体体系、绩效考评体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60.
导师制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中具有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一体化育人的功能和特点。以导师制为抓手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体系,主要通过确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三型人才"培养目标,形成思政专业初阶、中阶和高阶"三阶人才"培养过程,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力、卓越的研究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三能人才",并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