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29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28篇
各国政治   45篇
工人农民   99篇
世界政治   245篇
外交国际关系   83篇
法律   3700篇
中国共产党   2476篇
中国政治   3013篇
政治理论   936篇
综合类   2190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266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877篇
  2013年   1015篇
  2012年   998篇
  2011年   964篇
  2010年   928篇
  2009年   807篇
  2008年   985篇
  2007年   723篇
  2006年   688篇
  2005年   934篇
  2004年   445篇
  2003年   418篇
  2002年   341篇
  2001年   309篇
  2000年   339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张一澍 《前沿》2010,(10):43-46
中国传统的孝意识可以说是扎根于母系氏族时期,萌发产生于父系氏族时期。是孔子将前人的"孝"观念作为自己仁学体系的核心思想,纳入到了儒家学说的理论中加以理论化、体系化。直到汉代实行"以孝治天下"的国策,才使孝思想挂上政治色彩,被纳入封建道德体系中。随着传统"孝思想"的异化,其中的合理积极成分越来越少。在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孝思想作为儒学的核心思想在中国思想政治文化领域中的统治地位已基本终结。代之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为主的思想体系。但今天我们重视孝思想更多的是能够让人们真正地尊重生命,孝敬父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992.
郭洁 《前沿》2010,(24):114-118
非法性是不是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如果是,它同过错的关系如何协调?对于这样的问题,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从各国关于"违法性"和"过错"的概念、判断标准入手得出结论,过错的判断经历了一个从主观到客观的发展过程,违法性的判断也经历了一个从"结果不法"到"行为不法"的发展历程。这样的发展状况,使在理论本应由过错负责判断行为人的主观意志,由违法负责具体判断行为适当性的清晰界限变得模糊,二者在采用合理人注意义务的标准上发生了重合。因此,价值层面上对二者的划分在实践中已经变得没有意义。我们在依据过错责任原则认定侵权责任时,应将过错等同于非法行为,这样既顺应了侵权法的发展趋势,也符合我国侵权法立法结构。  相似文献   
993.
A Call to Duty     
THE pageantry of the PRC's 60th anniversary military parade celebrating National Day stirred the hearts of the nation. It reinforced a sense of patriotism and pride and brought about a surge in army enlistments.  相似文献   
994.
持有型犯罪的立法价值在于对一些多发性和危害性极大却难以用传统罪名规制的犯罪进行有效的惩罚和规制。本文阐述了持有、作为和不作为的涵义,经过对作为和不作为进行辨析,认为持有型犯罪应是一种不作为,并将持有的不作为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前设条款的不作为犯罪,着重关注上缴义务的不真正不作为犯;另一类是没有前设条款的不作为犯罪,类似举动犯的真正不作为犯。  相似文献   
995.
纯经济损失作为一种新型的损害已成为侵权法领域的焦点,学者们对这一概念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同时,纯经济损失的案件大量涌现,而立法的缺失和司法的尴尬使得厘清这一概念显得尤为必要。产品责任中的纯经济损失既具有一般属性又具有特殊属性,本文试图从概括式和列举式两个角度对纯经济损失的涵义予以界定以揭开纯经济损失"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996.
"无讼"法律文化与中国公众的法律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讼"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对当代中国公众的法律认同,产生了许多方面的消极影响,从而导致公众的狭隘工具性法律认同、单一性法律认同和对法律的不认同.但同时,"无讼"法律文化对当代中国公众的法律认同,也有许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和有益的启示.它对社会安定与秩序的追求,是人们产生法律认同的基本前提.我们可以批判地借鉴它对传统道德、民间习惯等社会调节手段的运用,从而建立法律的内在权威,促进公众的自觉认同;它所推行的多规则统治模式,有利于我们避免"法律万能主义"的非理性认同,建立对法律的理性认同.我们在法治化进程中,要坚持"权利本位"的宗旨,提供良好法律产品;执政党和政府要厉行法治,做法律认同的典范;进一步促进国家法律对民间规则、习俗的认可、接纳力度,使法律成为公众内心习惯的一部分,增强法律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997.
高等教育国际化界定及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其内涵为何,学术界长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影响了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的深入研究。本文在辨析各家观点的基础上,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高等教育在国际间开放、交流的过程及其结果。它包括高等教育机构、人员(学生、教师、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学习与研究活动、课程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国际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98.
高职院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与特征切入,分析了加强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的必要性,提出了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养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99.
胡义成撰文指出,任何一种资源的配置方式,任何一种经济行为,都必须有一种特定的精神因素与之相呼应匹配,两者互相促成,互为目的。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中国西部21世纪的大发  相似文献   
1000.
李春连 《传承》2011,(7):47
南丹县在不久前召开的县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上进一步明确:"要把南丹打造成为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生态园林城"。笔者认为,生态园林城应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宜人的生态环境和美好的城市景观,能够赋予人们健康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