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80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87篇
工人农民   250篇
世界政治   34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1篇
法律   5456篇
中国共产党   2689篇
中国政治   5194篇
政治理论   787篇
综合类   214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250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314篇
  2015年   586篇
  2014年   1560篇
  2013年   1338篇
  2012年   1568篇
  2011年   1470篇
  2010年   1246篇
  2009年   1294篇
  2008年   1550篇
  2007年   956篇
  2006年   872篇
  2005年   681篇
  2004年   618篇
  2003年   528篇
  2002年   444篇
  2001年   312篇
  2000年   280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由于我国目前尚无统一、明确的驰名商标认定标准,这就导致行政认定和司法认定不一,司法认定的把握尺度也不一。通过对现有驰名商标认定规定的分析整理,结合已有驰名商标行政认定和司法认定的案例和实务,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采用量化的方式,提出《驰名商标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82.
盛建明 《河北法学》2007,25(7):171-176
根据欧盟现有的反倾销立法及其实践,欧盟反倾销产业损害认定能否成立大致可以分成立案审查阶段、初裁前调查阶段、终裁前后续调查阶段和复审阶段等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中,欧盟反倾销调查机构关于损害认定的法律标准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而且在利害关系方证据材料的要求方面各具不同特点.欧盟产业损害调查各阶段法律标准和证据规则侧重点不同的做法并没有违反WTO《反倾销协定》之原则和精神,欧盟反倾销调查各阶段产业损害认定采用不同标准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83.
金融外包给金融风险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有鉴于此,欧洲银行监管委员会先后出台了两份建议稿试图为银行业务外包风险监管在欧盟的框架内提供统一的指导原则.名为<外包标准>的建议稿是在<外包高级原则>(建议稿)的基础上于2006年4月出台的,二者在名称及具体内容上都有较大的不同.<外包标准>建议稿在保留第1份建议稿特色的基础上,强调了对客户金融隐私的保护,修正了金融监管部门对外包的监管权,使外包业务的分类更加明确.但是,现行建议稿在监管标准的制订上未充分考虑不同种类的外包商可能对外包风险造成的影响,要求所有的外包都必须有服务水平协议也较为绝对化.参考欧洲银行监管委员会在金融外包监管方面的立法经验,考虑我国金融外包的实践,我国应当制定普遍的金融外包监管法,同时对<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中电子银行业务外包部分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84.
在美国商标淡化诉讼中,一直存在“淡化可能性”与“实际淡化”的证明标准之争。2003年,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审理莫斯里案而首次介入。表面看来,最高法院已将标准统一为“实际淡化”,实则依然模棱两可,而根据反淡化和禁令救济的基本法理,证明标准又只能是“淡化可能性”。可见,问题远未解决,争论仍将延续。鉴于商标淡化理论的影响早已超出美国国界,研究这一问题对我国亦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5.
关于抵押与质押之区分 ,大陆法系主要有三种立法例。我国对抵押与质押关系的处理经历了由《民法通则》的“质”“押”合一到《担保法》的“质”“押”分立的变迁。《担保法》中采取多元化的标准区分抵押与质押 ,担保标的不同 ,抵押与质押的区分标准也各不相同 ,这就造成了若干理论上的困惑和一些实践中的不便。为此 ,有必要以民法典的编撰和物权法的制定为契机 ,对抵押与质押的区分进行重新思考和抉择 ,选取占有方式作为二者区分的标准  相似文献   
86.
中等收入阶层的划分标准应该是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应坚持城乡划分一致性的原则;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其界定标准应是不同的;现阶段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界定标准既应有全国性的标准,也应有地区性标准。我国中等收入阶层具有比重不大、职业的多样性和行业性、分布的区域性、收入的稳定性、求稳怕乱和力求上进等特点。  相似文献   
87.
贾小东 《世纪桥》2007,(4):155-156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迫切需要进行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保证从源头开始实施素质教育。《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下简称《课标》)就在这种改革洪流中应运而生,它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准则。要实施数学新课程改革,首先就得准确解读《课标》,充分理解《课标》精神。下面谈谈我对《课标》的一些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88.
刘兴奎 《共产党人》2006,(16):16-17
党章是把握党的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准则,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只有把党章学习好、遵守好、贯彻好、维护好,才能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有  相似文献   
89.
党员标准问题是党员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所谓党员标准,是指发展党员的衡量标志和规范党员行为的根本尺度,是对党员的本质规定和基本要求,是衡量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准绳。党的十六大党章规定:“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论述特别是历届党章的规定可以看出,党员标准发展的明晰轨迹,不同历史时期的党员标准是与时俱进的,其理论体系也是一脉相承的。本文试图通过对党员标准的历史性回顾和分析,阐述党员标准发展的规律性,为新时期贯彻执行新的党员标准进行必要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90.
归个人使用的本质是利用公款以谋取个人利益,具有直接使用公款与间接使用公款两种不同的形式。以个人名义分为记载的以个人名义与约定的以个人名义。个人决定是超越职权或者违反单位决策程序所作出的决定,谋取个人利益既包括谋取自己的个人利益,也包括谋取他人的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