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111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作为著名的侨乡,泉州有不少生活困难的华侨。近两年来,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大变化,开始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这些变化的背后,有一个叫陈小钢的人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02.
天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平原腹地,有“三乡宝地”之誉(即全国有名的“文化之乡”、“棉花之乡”、“内陆侨乡”及“佛祖圣地”)是武汉城市圈成员之一(武汉城市圈,又称“1+8”,即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成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中国首届百强县(市),连续多年被评为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  相似文献   
103.
我国侨乡众多,且分布广泛。长久以来,侨乡人文精神以其独特的人脉优势、人文底蕴和资源禀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也为当地高校提供了办学治校、特色发展的文化支撑。以坐落于我国著名侨乡的温州大学为例,以温州人精神为主体的温州侨乡人文精神始终贯穿于温州大学创办、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作为温州人自己办起来的高校,温州大学不仅有弘扬和发展温州人精神的责任和义务,更有将温州人精神融入学校侨特色发展的基础与必要。借鉴嘉庚精神与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在厦高校彼此融合、协同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温州大学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开设温州人精神专题课程;要以第二课堂为辅,开展温州人精神主题实践;要以文化建设为媒,写好温州人精神命题作文,从而开辟出一条将温州人精神有机融入温州大学侨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4.
《今日海南》2006,(5):F0003-F0003
文昌市环卫园林局200多名干部职工克服重重困难,团结奋进,以一流的工作业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在去年全省卫生“五小”检查评比中,该市名居榜首。该局女子环卫清洁队还分别被授予全国和省“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多年来,他们实现了文城93万平方米街道“全天候”保洁;保持了10万平方米的绿化带花红草绿和4公里长的文昌河河面清洁;3100盏路灯亮灯率达95%以上。如今的文城变得亮洁了,翠绿了。去年,3个全国性的会议和19个全省性的会议在该市召开,整洁优美的环境给与会代表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随着人居环境的改善,文昌城市的品位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105.
<正>郑一省教授主编的《传承与交融—多维视野下的海外华人与中国侨乡关系研究》一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10月出版。全书分为四部分,56万余字。首先,该书的内容涉及政治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文学、教育学等众多的学科领域,在问题的探讨上展现了多学科、多视角的特点,由此构成了该书内容的综合性与丰富  相似文献   
106.
韦丹辉 《八桂侨刊》2021,(4):60-67,59
以浙江省青田侨乡为例,从三个不同阶段总结了青田人移民以及青田移民对故乡文化的影响.早期青田移民更多是为侨乡带回来自外乡的物资.改革开放以来,青田人移民与侨乡文化发展显示出双向式互动发展的趋势.侨乡文化的当代变化可对如何应对以华侨回流、华侨回归创业为主旋律的时代变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7.
李明欢 《八桂侨刊》2018,(2):3-6,27
伴随人口跨境迁移而长期维系的跨国乡缘网络是中国侨乡的总体特征。当代侨乡可分为传统侨乡、新兴侨乡和特殊侨乡三大类别。华侨华人与侨乡的关系既可能是由人口、资金、信息构成的实质性关联,亦可能是情感、文化乃至祖先崇拜、神灵信仰的虚拟性交织。弘义融利是华侨华人与侨乡关系未来发展的要旨所在。  相似文献   
108.
新桂系统治之初,广西地方政府通过派员前往海外宣传,热情接待回国考察实业的华侨等举措,积极吸引海外华侨回到广西投资兴业。至20世纪30-40年代海外华侨在广西从事矿业与农垦等方面的投资之时,广西地方政府采用共同合资、向侨商提供贷款与保护等诸多措施为侨商提供便利。海外侨资的引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广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也密切了华侨与祖国之间的联系。二者在共同促进广西侨乡新面貌的同时,也带来了广西侨乡民众思想观念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9.
天门人自18世纪时起便开始"北上"和"南下",容县人移居海外则始于19世纪中叶。天门人移民的原因源于环境的改变,而政治性和经济性则成为容县人移民的主要内容;天门人在海外,大都靠特殊的技艺谋生,容县人早期大多数是以"契约劳工"或"卖猪仔"的方式迁移海外;从移民实践来看,天门和容县籍移民在迁徙过程中逐渐建构与形成了连锁移民网络;在天门、容县籍移民及其后裔中,不乏对故乡怀抱情深的企业家,不少人在居住地建立一定的基业后,都能关心和热心支持故乡的各种建设,并通过返乡祭祖和参与宗族活动,加强着与故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0.
我来到晋江龙湖镇衙口村,要寻觅一位古人的足迹。他是一位对中国历史进程起过重大作用,又颇有争议的人物。他的名字叫施琅。衙口是深沪湾边上一个有名的侨乡,一幢幢红砖墙燕尾脊古大厝与钢筋水泥结构的新楼错杂地聚集在一起,有条南北走向的小街曲折地从村中穿过,街中不时挤满车辆和行人。据说,出外的人不计在内,村里住有8000多人,以施姓居多。现在为了便于管理,已经以小街为界划成两个行政村,一个叫南浔,一个叫衙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