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429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154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1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21.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规定的侵害商业秘密案件原则上不适用诉讼禁令;当事人约定竞业禁止义务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商业秘密,违反竞业禁止义务而未侵害商业秘密的案件,属于劳动法调整的范畴,适用劳动案件仲裁前置程序;侵害商业秘密案件仍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相似文献   
122.
著作权法保护作品的表达而不保护创意,依法可以确定报社摘编转载他人已经公开发表的文章属于法定许可使用。但是由于西安城市经济导报报社在转载有关文章时,不当增加指向明显的语和插图配文,虽然没有改变作品内容,但是破坏了作品的形式,从而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表达,进而影响到作品的学术价值及其社会评价,侵犯了作者的保护作品完整权,依法应承担侵害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23.
放弃重复侵害行为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放弃重复侵害行为的性质 ,我国刑法理论界长期存在着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之争 ,作为一个特定的刑法术语 ,放弃重复侵害行为本身还存在模糊之处 ,本文试通过对刑法学界各种观点的分析 ,进而阐明重复侵害行为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明确其性质及刑事责任 ,并通过放弃侵害行为对刑罚目的的演变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24.
犯罪本质是刑法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在中国刑法学界对其研究也是由来以久。但中国的刑法学者关于规范刑法学中犯罪本质的认识存在三个误区:第一,认为社会危害性说与法益侵害说是关于犯罪本质学说的分歧;第二,法益侵害说的过度提倡;第三,形而上的犯罪本质研究与积极的罪刑法定原则。笔者采取叙述性的描述方式,阐述了这三个误区,澄清了规范刑法学中犯罪本质研究的相关概念,为关于犯罪本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5.
在刑法解释学领域,针对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的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毁坏”内涵的“效用侵害说”正成为有力的学说;但是,“效用侵害说”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质刑法观的解释思维路径,而这种解释思路及解释结论在根本上极易与权力联姻从而成为驭民之术,不符合初创阶段我国法治的本土现状,并且会锈蚀罪刑法定原则,从而直接摧毁中国法治的根基.对“毁坏”内涵的解释应该遵循法律语言的经验认知规律,应该能够揭示行为的破坏性之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6.
企业社会责任层级划分与提升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社会责任与其权利既有相互联系的方面,又有相互独立的方面,把握好这一点是明确企业社会责任含义的前提。按照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质,可以将其划分为不侵害责任和扶助支持责任,其中不侵害责任属于基本层面的责任,企业必须履行;扶助支持责任属于较高层面的责任,应由企业依据其能力,在社会道德准则框架的引导下自愿施行。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恰当的层级划分和界定可避免企业社会责任提升中的盲目性,减少企业的抵制,有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稳步提升,"互利双赢"的行为属于企业经营策略,不宜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更不宜作为其提升重点;当前企业社会责任应以不侵害责任为重点,健全相关法律,加强其执行力,发挥企业伦理的约束和引导作用,并通过制度化的机制稳步提升企业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7.
因保姆身处弱势群体,而一直得到社会的广泛关爱和同情。但现实中,也有一些保姆。常常给雇主带来种种伤害,雇主对此同样有权说“不”!  相似文献   
128.
《法庭内外》2012,(1):62
前不久,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运用"五梯次"知识产权案件调解模式,成功调解瑞表集团(Swatch Group)旗下国际著名奢侈钟表品牌欧米茄、雷达、浪琴与浙江淘宝网络有限公司等侵害商标权纠纷三案。当事人在法院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通过商业合作实现了互利双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欧米茄等公司称其在淘宝网上发现了大量仿冒欧米  相似文献   
129.
本文案例启示:诈骗、抢夺行为手段交织的共同犯罪案件的定性从寻找引致法益侵害紧迫性危险的行为是较为有效的途径,但同时也不能忽略共同犯罪、因果关系、犯罪停止形态等方面的探讨,以及被害人主观认知因素在案件定性量刑上的意义。在司法实践中,大量侵财案件的作案手段是通过"诈骗"、"抢夺"手段相互交织、配合来实现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不法目的。既然实现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手段既有"诈骗"又有"抢夺",那么。  相似文献   
130.
我国吸毒问题的现状及人员构成 据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的同志介绍,1980年以前,我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无毒国家(无种、无制、无贩、无吸).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毒品开始以各种方式和渠道渗入到我国境内,毒品蔓延增长的势头触目惊心,吸毒现象已从西南边境省份波及到全国1920多个县市,受毒品侵害的县市占全国县市总数的70%.现在,我国在毒品方面已经走过了由无毒国家一毒品过境国-毒品消费国的过程,有的国家已经把中国列为毒品的生产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