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94篇
中国共产党   44篇
中国政治   111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21.
针对基层维修人员复杂的故障难以诊断的问题,以PXI总线仪器为基础,提出了一种便携式维修辅助设备的设计方案。综合集成虚拟仪器、计算机、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数据库、网络等技术,设计了便携式维修辅助设备的硬件结构,构建由装备基础信息数据库、BIT数据交互与分析软件、测试程序开发和执行软件、故障诊断与定位软件等组成的软件系统。介绍了设备的工作模型,利用便携式维修辅助设备,现场人员可迅速、准确地检测武器装备存在的故障隐患,隔离到现场可更换单元,满足现代战争对复杂武器系统原位检测和故障诊断的需要。  相似文献   
322.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不同区段肋骨骨折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被鉴定人共计163处肋骨骨折的骨折部位、影像学检查次数及其首次检出的影像学技术等资料。结果在损伤后早期(≤14 d)的检出率为65.6%。 X线对肋骨前段骨折的首次检出率76.2%,两次内检出率90.5%;CT首次检出率66.7%,两次内检出率80.0%。 X线对肋骨腋段骨折的首次检出率仅27.6%,两次内检出率58.6%;CT首次检出率54.3%,两次内检出率80.4%。X线对肋骨背段骨折的首次检出率63.6%,两次内检出率81.8%;CT首次检出率50.0%,两次内检出率70.0%。结论在肋骨骨折的鉴定中,应注意影像学检查的随访,综合运用不同技术手段,尤其在疑有肋骨腋段骨折的案例中,单纯X线摄片可能造成漏检,建议选择CT扫描。  相似文献   
323.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相关性尿路可逆性结石的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例近期使用头孢菌素后尿路出现可逆性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有静脉注射头孢菌素用药史,疗程1~3 d,用药后1~6 d全腹部CT平扫显示尿路多发高密度可逆性结石影,6例停药后7~16 d腹部CT随诊显示尿路可逆性结石消失(4例)或明显减少(2例),1例行手术治疗。在CT图像上,观察可逆性结石的部位、数量、形态、密度和伴随征象,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肾结石7例,双侧发生5例,单侧2例,结石均为多发,呈结节状或泥沙状;输尿管结石6例,双侧发生1例,单侧5例,其中5条输尿管各发生2枚,2条单发,结石共12枚,2枚呈结节状,10枚呈圆柱状或条状;膀胱结石3例,单发2例,呈小结节状,多发1例,呈泥沙状;2枚结石密度不均匀,其他结石密度较均匀,各个结石之间密度不甚一致,全部结石CT值范围为47~667 HU;6例患者共7条输尿管发生梗阻性尿路轻度或中度积水。结论头孢菌素相关尿路可逆性结石由于其形成时间短,结构松散,在尿路中容易铸型,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在怀疑头孢菌素相关尿路可逆性结石时,应注意询问用药史并应在短期内影像学复查,以便明确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24.
目的使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对交通事故的致伤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MSCT在分析交通事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例交通事故为对象,运用MSCT平扫、三维重建技术以及心脏穿刺造影技术对尸体进行全面检查,结合尸表检查分析交通伤形成机制等特点。结果案例1 MSCT结合心脏穿刺造影,发现死者右心破裂,死亡原因为交通事故挤压胸部致右心破裂、心脏压塞。案例2 MSCT发现左侧躯干部损伤引起脾破裂、腹腔出血,死亡原因为失血合并创伤性休克。结论 MSCT对于骨骼损伤、软组织损伤、血液改变均具有良好的观察效果,MSCT平扫结合心脏造影有助于诊断心血管系统的损伤。  相似文献   
325.
53例青少年X线片骨龄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对53例14~22岁当事人的年龄鉴定案的案件性质、作案距鉴定的间隔时间、自报年龄与户籍年龄差距、鉴定年龄与自报年龄或户籍年龄的符合率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并对骨龄鉴定的准确性及其在诉讼中的证据效力进行了探讨,针对骨龄鉴定的现状提出一点建议。1资料与方法53例被鉴定人的身体左侧肩、肘、腕(包括手)、髋、膝、踝等6个部位的386张X线片,来自2002年4月~2006年2月作者日常受理的骨龄鉴定案件。1.1被鉴定人情况53名被鉴定人,男性51人(96.23%),女性2人(3.77%),男女之比约为25:1,且男性全部为嫌疑人,女性全部为受害人。来自农村的48…  相似文献   
326.
景虎  王立新 《法医学杂志》2006,22(3):226-227
在当前社会,各种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的发案率比较高,人身伤害案件较为常见,法医损伤鉴定工作日益繁重,在长期工作实践中感到影像学检查在伤情鉴定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其中X线检查是其主要内容,本文通过90例分析复查X线片的情况及其在活体损伤鉴定中所起的作用,探讨鉴定时  相似文献   
327.
刘团玺 《刑警与科技》2007,(7B):164-166
中国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日复一日的忙碌,一个旅客将行李箱托运经过X射线检查,然后走过安检门,之后机场安检人员用手持金属探测器对身体检查有无金属。而随身行李经过X射线传送带,现在,甚至查看笔记本电脑都要将机器从电脑包单独掏出来,然后独立过。机场警察和保安通过人员巡查、机场图像监控系统,对大厅、机场周围、登机口等重要出入口和场所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328.
公安及武警部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危险性很大的情况,但是又必须予以排除。这些工作由人去完成,可能会对执勤人员的生命构成巨大的威胁。排爆器材有效地减少了人为参与的危险,提高了执行任务的效率。电子排爆装备是以现代通信及电子技术,结合机械排爆装备设计而成的,它们都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高级的电子排爆装备是具有初级判断能力,且能对所面临的情况进行处理的装备。较为典型的就是排爆机器人。现行电子排爆装备主要有:数字化便携式X射线检查仪、便携式单兵复合探雷器、INS.600-150型电子听音器、DJ2000型频率干扰仪、Dragon-Ⅳ型排爆机器人、排爆机器手、JQ-301爆炸物销毁器、XYQ-4型无线遥控起爆器等,下面对其逐个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29.
颌面数字X线片性别判定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颌面侧位数字X线片(digital radiology,DR)的骨性定量指标,评估其在法医学性别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纳入标准随机抽取颌面DR侧位片220例。对15项骨性指标(S-N,N-Me,Cd-Gn,S-Ns,S-Go(L),S-Gn,Cd-Go(L),SNA,SNB,SN-Npog,SN-MP,Gonial A,SN-RP,SN-NNs,SN-SGn)进行定量测量,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各项指标是否有性别差异,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筛选出判别力较好的指标、建立判别函数并进行回代检验判别函数。结果200例颌面DR侧位片的15项指标中S-N,N-Me,Cd-Gn,S-Ns,S-Go(L),S-Gn,Cd-Go(L),SN-NNs等8项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N,Cd-Gn,S-Ns,S-Gn 4项被纳入逐步判别函数。结论颌面DR侧位片中4项骨性指标(S-N,Cd-Gn,S-Ns,S-Gn)可用于性别判定,其判别准确率为95%。  相似文献   
330.
蔡建文 《湘潮》2005,(12):30-33
1912年,德国科学家韦克多·汉斯在进行升空试验中发现,电离室内的电流随海拔升高而变大,从而认定电流是来自地球以外的射线所产生的。随后,英、美、法、德等国科学家通过观测,也都发现了这种比X射线穿透性强得多的射线,它们像连绵细雨,从宇宙不停地向地球大气层辐射,并穿过大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