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1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08篇
中国共产党   171篇
中国政治   394篇
政治理论   40篇
综合类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811.
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未来5年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并在开局之年实施千万套的目标任务。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全局作出的重要决策,是一项标志性重大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812.
新“房改”的未来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性住房层次越多,管理的成本就越高,制度建设就越复杂,效率就越低。我认为,总体上分为公租房、私租房、商品房三大类,并实行以公租房为主体、以商品房和私租房为辅的新住房策论  相似文献   
813.
住宅合作社作为住宅领域的合作社形式,其属性应是合作社属性与住宅属性的结合。我国在住房商品化改革背景下的住宅合作社制度,性质偏于政府主导性,合作社属性明显不足,也没有充分体现出住宅的属性。基于住宅合作社的属性所决定,我国住宅合作社在未来立法上的类型可以确认为两类:保障性住宅合作社和社会性住宅合作社。  相似文献   
814.
我国保障性住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兰  丁志岩 《河北法学》2011,29(10):129-136
保障性住房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自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实施以来,为解决人民群众的住房困难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因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制定时间较短,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提高。作为省社科联的研究课题,课题组试图从当前存在的问题入手,并对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外保障性住房的一些成功经验,提出在坚持住宅市场化方向的前提下,结合我国现状,积极、稳定、协调地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在推进过程中遵循"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行动准则,构建公正、合理、有效且可行的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15.
数字海南     
《今日海南》2011,(7):5-5
截至5月底。今年海南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开工4.78万套,383.43万平方米,比上月增加5_2%。占计划建设套数的36.1%。其中。新开工3.09万套、219.76万平方米。比上月增加6%。9月底前100%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816.
<正>甬政发[2010]1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城乡住房保障,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  相似文献   
817.
《支部生活》2010,(10):46-46
近年来,文山州委、州政府把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高度重视并全力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力争到2011年,基本解决现有1.85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相似文献   
818.
《党课》2010,(6):42-43
国土资源部明确,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以及城市、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中符合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条件的安置用地,应当以划拨方式供地,土地供应后,不得改变保障性住房用地的性质。城乡规划调整后需要改变用地性质的,应由政府收回土地。国土资源部每半年将公布一次各地保障性住房用地计划的落实和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819.
冀开运  廖希玮 《西亚非洲》2023,(1):20-39+156-157
在伊朗,彩礼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项制度。现代伊朗彩礼制度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琐罗亚斯德教的文化土壤,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进一步强化了伊朗传统社会中根深蒂固的性别话语,且在西方法制的影响下使其制度化和体系化。在以《伊朗民法典》为代表的法律规范下,伊朗彩礼制度呈现出强制性、保障性、追偿性和象征性等典型特征。彩礼制度对伊朗家庭、社会影响深远,它维护了穆斯林女性的权益,是一种对弱势处境下女性的保护措施。但近年来,在美国制裁下,伊朗经济形势严峻,民生问题突出,社会上既出现了“彩礼制度的存与废”之争论,也有一些民众提出修改《彩礼与财务定罪法》之诉求。对此,伊朗政府在尊重伊斯兰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对彩礼制度进行局部微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彩礼问题的负面影响,也促进了社会与政府的良性互动。总体看,伊朗彩礼制度的发展演变,既是民间社会与政府官方相互调适的过程,也是男性视角与女性视角交流互动的过程,更是恪守传统与现代化改革平衡协调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