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90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9篇
各国政治   91篇
工人农民   288篇
世界政治   29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3篇
法律   4228篇
中国共产党   3105篇
中国政治   7193篇
政治理论   1301篇
综合类   281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314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314篇
  2015年   656篇
  2014年   1951篇
  2013年   1659篇
  2012年   1739篇
  2011年   1769篇
  2010年   1622篇
  2009年   1576篇
  2008年   1686篇
  2007年   1135篇
  2006年   948篇
  2005年   723篇
  2004年   664篇
  2003年   600篇
  2002年   491篇
  2001年   367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51.
152.
153.
地理标志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笑冰 《知识产权》2005,15(5):20-26
地理标志的经济分析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地理标志保护的信息经济学分析.这种分析表明,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就是要确保地理标志传达产品质量、特征或者声誉之信息渠道的功能,同时还具有保护生产者投资和地区文化传统的功能.二是关于地理标志对产品增值效益和地理标志自身成本的分析.三是对地理标志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分析,以论证公共或准公共机构的干预对地理标志产品生产营销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4.
在法语中,绝大多数及物动词都可以有被动语态形式.法语动词主动态和被动态两种语态之间的关系密切,人们普遍认为它们可以替换使用.  相似文献   
155.
张彩虹 《共产党人》2007,(24):38-39
信息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与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一起构成了支撑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资源体系,其中政府的信息资源占整个社会信息资源的大多数。  相似文献   
156.
破坏生产经营罪本身的构成要件含糊不明,加之为顺应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使法律适应客观形式的发展,1997年刑法将破坏集体生产罪修改为破坏生产经营罪,并对之进行体系结构归属调整。但也为此使刑法学者对破坏生产经营罪产生诸多争议。如此罪侵犯的客体是单一客体,还是复杂客体。特别是此罪容易与其他相关犯罪混淆,给司法实践带来不便。通过重新界定生产经营的内涵、犯罪的目的等,对其进行合理的限制解释,并将其与一些极易混淆的犯罪加以比较,进一步明确此罪。  相似文献   
157.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清醒认识新形势下信息服务的趋势和走向,才能明确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8.
《行政与法》2007,(8):F0002-F0002
2007年7月19日,全国党校系统远程教学暨信息网络应用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省委书记王珉和与会代表合影留念。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苏荣、副校长王伟光、常务副省长田学仁出席会议。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荀凤栖在会上致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党校,铁道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校、各副省级城市市委党校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9.
《北京支部生活》2007,(3):F0004-F0004
为更好地配合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会精神,2007年《党课一小时》将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主旋律,解答疑难问题,提供理论辅导,弘扬先进典型,传递党建信息。  相似文献   
160.
网络著作权侵权的认定及赔偿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网络信息传播以其不受时空限制、成本低廉、方便快捷的特点,受到越采越多使用者的青睐,也使越来越多的作品选择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从而极大地满足了众多用户获取信息、共享资源的需求,但这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到相关权利人的经济利益,进而引发一些新的法律纠纷的出现。因此,如何在现有的网络环境下,更加切实、充分、有效地保护作品的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同时兼顾权利人与社会公众之间利益的平衡,成为相关部门普遍关注和思考的话题。伴随着理论的探讨和实践的发展,涉及网络著作权的立法也在不断地充实和完善之中,尤其是2006年5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更使我国对于网络著作权的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