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20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51.
宋代是中国封建时代医药文化发展的巅蜂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医药文化远远领先于世界,这为中外医药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造成了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单方向输出的现象,影响和迟滞了中华医药文化的兼收并蓄.  相似文献   
52.
后人对元代医家罗谦甫学术成就的研究较多集中在阐发脾胃理论、重视三焦辨治诸方面.重新审视罗氏留存于世的大量医案,对于展示罗氏经验并藉以拓展其临床应用颇具裨益.笔者试以录载于<名医类案>[1]的罗谦甫60余则资料完整的验案,探析其临证学术经验.  相似文献   
53.
一次,准备同—位朋友吃饭.看见一家酒店外挂着一张“消费100元送30”的横幅。饭店外面装饰得也还亮丽,就携朋友进去坐定。为了能获碍“30”,就同朋友点了超过100元的菜。但结账时,收银台却如数收钱,只是返给“30元代金卡”.“代金卡”注明消费截止日期,我这才恍然大悟。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没能再去消费,于是“30元代金卡”便成了废纸。  相似文献   
54.
藏传佛教和僧人在元代政治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同西藏发生正式联系是在成吉思汗之子窝阔台汗在位时期 (12 2 9— 12 4 1年 ) ,第一个和西藏发生政治联系的西路军统帅、蒙古皇子阔端。在阔端眼中 ,若要很好地经营这些藏区 ,就必须因势利导 ,以佛治佛 ,即“以蕃治蕃”方为上策 ,从而利用了藏传佛教或藏传佛教僧人全权代表 ,通过萨迦班智达和八思巴等宗教领袖确立了对吐蕃的有效统治。  相似文献   
55.
金街王府井     
《北京观察》2004,(2):59
"王府井"这条街道大约起源于元代,距今已有700多年来历史了.王府井在明代的时候称为王府大街;在清代的时候,由于这条街上有一口远近闻名的甜水井,所以老百姓称它为王府井,这样由王府大街演变成了王府井大街.  相似文献   
56.
《至正条格》是元代后期一部重要的法典,颁行于元顺帝至正六年。此法典久已亡佚。2002年韩国庆州发现该书元刻残本,2007年公布了是书的影印本和校注本。其与元代前中期的《大元通制》相比,虽然编纂的总原则是类集,但在以"事类"设目、法律语言简洁、突出令的禁止性功能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57.
吴超 《前沿》2011,(22):108-110
有关蒙元时期宁夏平原的人口,目前学界有不同的推断。在至元初年外出避乱还乡的民之归者便达四五万户,此后还有大量的移民进入。除了逃亡户返乡和移民外,该地还有大量的驻军。笔者依据相关文献推算,蒙元时期宁夏平原的人口数量当在6万左右。居民构成主要有屯军、移民、放良人员、少数民族居民等。  相似文献   
58.
隐逸思想是元代绘画发展的基本底色,也是人文绘画成熟的内在质素。元代画家在重实践的基础上,继承宋代传统,推陈出新,形成了自己绘画理论思想及品评标准,树立了中国人文绘画技法和精神格调的一座高峰。  相似文献   
59.
《廉政文化研究》2011,(4):94-94
元代是我国廉政监察和廉政传播历史上发展的新阶段。为了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元朝设立了与中央行政、军事、理财机关地位平等的廉政监察与廉政传播机构中央御史台,并着力提高其地位和御史大夫的官品。在地方上把全国划分为大小不等的监察传播区,推行区域形态的监察监督和廉政传播体制机制。尤其大规模地制定一系列的廉政监察法规和廉政监察法规的立体化、密集化传播,标志着我国历史上廉政监察法规体系的完备和完善达到了一个历史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60.
葛忠雨 《法制博览》2009,(11):37-37
每个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后都有陵墓,唯独元朝皇帝没有留下一座陵墓,这是一个千古历史之谜。 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山崩,“用哕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箍两头、中间)”。然后,掘深沟一道埋葬,“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