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681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282篇
各国政治   724篇
工人农民   747篇
世界政治   160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41篇
法律   5491篇
中国共产党   32380篇
中国政治   32665篇
政治理论   8490篇
综合类   12786篇
  2024年   176篇
  2023年   1010篇
  2022年   647篇
  2021年   984篇
  2020年   1351篇
  2019年   1002篇
  2018年   455篇
  2017年   832篇
  2016年   1354篇
  2015年   2567篇
  2014年   7584篇
  2013年   8037篇
  2012年   10947篇
  2011年   8940篇
  2010年   8106篇
  2009年   7693篇
  2008年   7526篇
  2007年   5907篇
  2006年   5106篇
  2005年   3484篇
  2004年   3355篇
  2003年   2997篇
  2002年   2236篇
  2001年   1831篇
  2000年   1717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32.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是对我国文化创新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新时代文化创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推进文化创新、如何推进文化创新等重大课题,为新时代推进文化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推进文化创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是回答当今世界提出的重大课题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推进文化创新,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习近平关于文化创新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创新和建设的理论,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指明了方向,为人类文明创新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33.
《新东方》2020,(2)
詹贤武先生的近著《黎族文化主体性问题研究》是一部研究海南黎族文化方面的力作。作者从黎族文化本体论、黎族文化主体性描述和黎族文化发展论三个方面对黎族文化主体性问题进行深入探寻,对提高黎族人民的文化自信,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保持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提升黎族文化的影响力,促进黎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该著不仅在海南地方学的学术上有继往开来、深入发展的贡献,而且为海南黎族文化建设、海南特区经济社会发展、自贸港建设提供了决策上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4.
淮海战役胜利以来的70年,党情、国情、世情已经发生的较大的变化,看似时过境迁,但淮海战役中党的组织优势的成功实践,对于我们"继续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激发全党的奋斗精神,以更好的状态、更实的作风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1]554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系统梳理淮海战役中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等强大优势的成功实践,得出新时代条件下继续发挥党的组织优势、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5.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新时代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亟待化解制约高校基层党建发展的"核心作用不到位、党建和业务‘两张皮’、渠道形式单一、作用发挥不充分"等"中梗阻"难题。从强化政治引领、注重深度融合、加强阵地建设、发挥示范效应等不同维度探索解决路径方法,不失为破解当前制约高校基层党建发展瓶颈的重要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3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教学中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直接体现在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相互渗透的过程之中,体现在以情感为媒介实现由知识向价值的转化过程之中。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能够丰富"纲要"课的知识性,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效提升"纲要"课教学的价值性。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还存在众多薄弱环节。通过"纲要"课程课堂专题教学、课堂实践教学和课程网络平台等路径将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改革创新中,能够有效实现"纲要"课教学中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37.
袁文良 《党课》2020,(3):102-103
灯谜,亦称谜语,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课间开眼界统文化中的一门综合性艺术。说起灯谜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用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到了春秋时期,这种歌谣演变发展为“廋辞”“隐语”。  相似文献   
38.
在产业功能区、产业生态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社区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企业社区就其本质而言,是产业功能集聚发展形成的“人、城、境、业”融合互动的组织形态,既具有微观社会生活的共同表达,又承载着服务产业发展、彰显业态文化的时空内容。成都市新都高新技术企业社区在党建引领企业社区发展治理方面先行先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新时代党建引领企业社区发展治理树立了典型,提供了有益的探索经验。文章以新都高新技术企业社区为样本,聚焦企业社区发展的宏观背景,从现实困境出发,深入分析在企业社区如何更好实现“党建引领、网格服务、企业参与、多元融合”的现代化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39.
读者资源蕴含着知识能力、社会关系、协同合作等因素,是图书馆取之不尽的发展资源。新时期党校图书馆呈现"专家型、外延型、忠诚型"三类读者资源的类型和特点。作为思政文化建设主体的党校图书馆要获得既有广度也有深度的资源,光靠挖掘图书馆自身内部资源是不够的,应充分挖掘党校读者资源的独特性和功效性,积极开发调动读者资源,扩大图书馆资源视角,将读者资源建设真正纳入到党校事业建设和图书馆发展中。  相似文献   
40.
彝族著名教育经典《玛牧特依》,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智慧,基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运用社会治理理论,从《玛牧特依》的凝聚力、向心力、约束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五个维度切入,挖掘出《玛牧特依》的五个核心思想,即教育、廉耻、礼仪、仁善、慎独。其中,教育是《玛牧特依》的主旨和出发点,廉耻是《玛牧特依》的精髓和道德底线,礼仪是《玛牧特依》的大德和最高法律准则,仁善是《玛牧特依》的核心和道德宗旨,慎独是《玛牧特依》的落脚点和最高道德境界。《玛牧特依》在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为彝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应该凝聚《玛牧特依》文化力量,协同发展,多元共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