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55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40篇
各国政治   87篇
工人农民   204篇
世界政治   2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9篇
法律   1865篇
中国共产党   7863篇
中国政治   8035篇
政治理论   1808篇
综合类   2302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313篇
  2022年   366篇
  2021年   620篇
  2020年   797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345篇
  2016年   477篇
  2015年   1084篇
  2014年   2492篇
  2013年   1616篇
  2012年   1584篇
  2011年   1228篇
  2010年   1082篇
  2009年   1258篇
  2008年   1730篇
  2007年   1500篇
  2006年   1752篇
  2005年   1076篇
  2004年   1066篇
  2003年   1114篇
  2002年   374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侨联作为党领导的由归侨侨眷组成的人民团体,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在推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承担着光荣的使命。一、“桥梁纽带”作用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爱国爱乡,团结奋斗,报效祖国,他们…  相似文献   
72.
《西部社会》2003,(2):1-1
一个人自诞生起,就注定他必须在社会群体中生活,其知行造诣与生存质量总是密融交织。知酿才,才生行,行创新。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  相似文献   
73.
74.
张涛 《当代广西》2006,(12):60-61
出版工作的本质和基本功能是积累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明进步。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条件下,出版既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科技发展水平的标志,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广西出版工作作为广西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的建设,构建和谐广西中承担着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等作用。广西的出版工作通过各种各样的出版物,反映、传播了广西的思想发明、科学发现、技术创造和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通过各…  相似文献   
75.
党的十六大把创建学习型社会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任务之一,胡锦涛总书记曾经说:“在科学突飞猛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工人阶级要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就必须大力推进知识化进程,努力提高整体素质。”由此可见,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组织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投入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培养知识型职工队伍,加快工人阶级知识化进程,工会需要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6.
77.
季相林 《桂海论丛》2003,19(1):63-65
确立未来社会新的发展观是面向21世纪全人类无法回避的课题。未来社会新的发展观的基本取向是 :从改造自然、技术、环境等转向改变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78.
教师的职业道德包含着教师对教育事业高度的责任感和执着的追求,包含着教师对学生无私而博大的关爱。这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也是一位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当前,教师的知识结构和道德水准愈来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相似文献   
79.
新世纪头20年我国的发展总目标是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笔者认为,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呼唤着工会的“维权”和“民主”功能。工会需要理顺一些关系,切实发挥好两大功能,积极回应时代的呼唤。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呼唤工会的“维权”功能和谐小康社会须“全面建设”的第一要义即“全面惠及”,是与“共同富裕”的理想相一致的。但这并非意味着要回到“计划经济”、“大锅饭”时代,而是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让各地区、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都能得到较为明显的提高,都能达到小康或更高一点的水  相似文献   
80.
《学习时报》6月6日刊登评论员文章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紧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还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来考虑问题。这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要坚持靠改革和发展来解决社会矛盾,警惕和防止往回看的思想苗头。当前,我国社会建设领域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后必然产生的,解决这些矛盾,关键还要靠发展。我们不能对计划经济时代以平均主义为特点的“社会和谐”抱有缕缕思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