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29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39篇
各国政治   127篇
工人农民   92篇
世界政治   30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9篇
法律   2406篇
中国共产党   1564篇
中国政治   3094篇
政治理论   1125篇
综合类   165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312篇
  2014年   779篇
  2013年   812篇
  2012年   978篇
  2011年   1152篇
  2010年   937篇
  2009年   919篇
  2008年   1054篇
  2007年   696篇
  2006年   565篇
  2005年   472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群众”概念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代中国政治话语中的“群众”概念是传统文化中的“民”(或“臣民”)与西方民主理论中的“人民”相嫁接后 ,安顿在传统术语“群众”的外壳之中而形成的。同时 ,它也是西方群众理论在中国的变异 ,特别是对群众价值评判彻底颠覆的产物。作为承载丰富的政治文化意蕴的符号 ,“群众”是“人民”的不彻底的具体化 ,是“臣民”向“公民”的过渡环节。一方面 ,它超越了传统的臣民 ,但仍然承袭了臣民概念的某些内涵 ;另一方面 ,它也涵蕴着公民概念的某些要素 ,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民。它是臣民与公民的融合  相似文献   
992.
张世强 《中国司法》2005,(2):105-105
身份证书是证明公民法律主体身份及其社会关系的各种书面文件的总称,如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护照等。它对于表证民事主体身份及其相关权益意义重大,故在许多国家的民法典或其它法律规范中多有规定。如《法国民法典》第二编"身份证书"共设64条规定了出生证书、死亡证书、结婚证书、有关军人与海员在某些情况下的身份证书、出生在外国、取得或恢复法国国籍的人的身份证书以及身份证书的更正等具体制度。《意大利民法典》也在其第一编"人与家庭"之第十四章  相似文献   
993.
百姓、群众是自古有之称谓,是有别于达官贵人的社会阶层。然而到了现代,社会、经济正在发生重大变革的今天,无论是普通公民还是党政干部,仍然热衷运用这些称谓,在人人平等的社会里不自觉地把人们以社会地位划分起来。这显然与我国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义相悖。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以人的现代化为基础,人的现代化首先要观念和意识的现代化,百姓、群众的称谓已经显然与现代化的要求不符,应当尽早予以废除。  相似文献   
994.
近年来,我国爆发了几次非常严重的水污染事故,在具体诉讼实践中遭遇了立法和实践中的瓶颈。本文以美国的几个水污染判例为切入点,对美国的环境公民诉讼规则进行考察,希望能对我国的环境污染尤其是水污染的诉讼立法和司法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21世纪的中美关系是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本文认为塑造双方的关系,可以通过层次的认知途径:身份认知一功能领域合作一战略对话,实现双方形象的清晰化和真实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996.
公民社会思想源于西方,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我国学术界受到关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互动与合作关系日益凸显,公民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充分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7.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20世纪末期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模式,其对世界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伴随着政治文明建设的深入和公民社会的兴起,我国的公民参与也日渐活跃。本文对新公共服务视角下我国的公民参与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98.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网络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通讯技术为公共管理者和公民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和方法,以网络为媒介的公民参与方式正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公民通过网络参与国家公共政策的制定活动,对政府系统提供支持和施加压力,以促使政府接受来自公众的愿望与要求.当然公民的网络参与也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和需要改进之处,如何实现网络环境下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和理性化是我们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在结合具体案例的基础上对冒用他人身份进行犯罪作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对相关司法工作的开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00.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人们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从人民主权说、经济人假说以及协商民主理论出发探讨了公民参与地方治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