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75篇
世界政治   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篇
法律   293篇
中国共产党   722篇
中国政治   1152篇
政治理论   225篇
综合类   36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49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01.
许多奇 《法人》2011,(10):30-32
重构金融监管体系必须以信息监管为中心,以此构建一个统合的金融信息平台,形成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从而完善金融机构和监管者对金融创新产品的全程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202.
内容提要     
《党政论坛》2009,(7):1-1
吕贵的“积极推进党的理论研究与创新”一文指出,近年来,根据市委的指示精神,市委党校不断加强对区县、大口党校的业务指导,着力推进党校系统的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尤其在科研与决策咨询工作方面,积极推进上海市党校系统科研中心的逐步形成,着力整合党校系统的科研力量与科研资源,努力使党校系统的科研能够在形成合力的基础上,有效参与市委市府和区委区府的决策咨询研究,  相似文献   
203.
志愿服务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推动力,涵育着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有生力量。共享发展秉持人民利益至上理念,与志愿服务的社会公益至上的价值内核具有异曲同工之处。共享发展、人民立场以及党的领导是新时代志愿服务制度化构建的理论依据。新时代志愿服务制度化具有践行共享发展理念、保障共享发展理念执行、解决共享发展理念困境的时代要求。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化的规则体系、优化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体系以及提升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识素养,是新时代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践指向。  相似文献   
204.
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是基层社会协同治理的内在需要,是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有力抓手,也是基层治理社会化的客观要求,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本文基于嵌入式治理和适应性治理理论的视角,分析志愿服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在意蕴、逻辑机理,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权威性参与、思想性参与、责任性参与和日常性参与四种志愿服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路径选择,以期未来为搭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5.
《中国残疾人》2013,(4):16-16
3月1日,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来到北京市盲人学校,专程调研文化共享工程,体验“心声-音频馆”无障碍文化资源服务系统的试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6.
江北作为宁波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宁波大都市建设的重要拓展区,也是宁波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重要门户区,要把江北的开发建设放在长三角城市群和未来宁波大都市发展格局中去谋划,实施"三大提速",实现"五大提升".  相似文献   
207.
共享价值观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支持和遵从的价值观念体系,是一个社会得以稳定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从宏观的价值引导和微观的价值规范两个层次上确立共享价值观,达到社会最大限度的共识,是执政党社会整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执政党实现能力提升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08.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3月经国务院首批批准建立,是四川省和成都市最早建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市共建的科技经济特区。高新区先后建立了成都创业服务中心、成都高新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中国成都留学生创业园和中国成都博士创业园,并与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成果孵化器联合体。  相似文献   
209.
段斯婷 《传承》2009,(22):140-141
出于对利益平衡的终极追求,传统法律规定了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度。网络环境的出现和发展使得原有的利益平衡状态被打破,技术措施应运而生。任意扩大的技术措施使用与日益发达的反技术措施行为形成了新的矛盾,如何坚持对利益平衡的追求始终是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创作共享的诞生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10.
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用浩 《前沿》2010,(4):9-11
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行路径是: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为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提供坚实的基础;加强社会政策能力建设,发挥社会政策的作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发挥教育在提升弱势群体人力资本方面的关键作用;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利益表达与整合机制;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