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39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黄埔》2020,(2):4-20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昆明分校成立于1934年12月,是由龙云主办的讨逆军第10路军总指挥部军官教导团改组而来的。1938年3月,昆明分校奉令改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五分校。1945年10月,第五分校奉令裁撤。一、历史沿革昆明分校前身为创建于1909年8月28日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当时,晚清编练新军,计划在全国编36镇(师),其中第19镇建于云南。官兵总计为10900人。  相似文献   
22.
张敏 《湘潮》2004,(3):57-58
今年6月16日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纪念日。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黄埔军校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为中国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军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出自黄埔本校,还出自黄埔军校在各地开办的众多分校。如武汉分校、广州分校就因其学员参加了著名的战役和起义而众所周知。同样,黄埔军校之长沙分校,也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现今湖南省档案馆就保存着不少有关长沙分校的珍贵的档案资料,如学生就读名单、学校部分学员的照片,校园的照片、学校编的杂志以及开学训话集等。最早的黄埔军校长沙分校出现于1927年。…  相似文献   
23.
张定鑫 《求知》2000,(4):46-46
郭化若曾多年与毛泽东的军事生涯相伴,辅佐毛泽东指挥反“围剿”、出奇兵、建红军、抗日反蒋,功勋卓著。本书记述了这位儒将的一生。介绍了他在任红一方面军参谋处长、参谋长、抗大三分校校长、军事学院教育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要职时的峥嵘岁月,他的杰出智慧、运筹帷幄和出众的才华。书中所述他的作战智谋、作战情节,对毛泽东军事思想和理论的研究与贡献,以及他个人经历的曲折坎坷,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24.
丽莎是广州芳村区的干部,和我同在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进修.她的女儿小月赴美探母时,到一所公立小学读了几个月书,每天玩得不亦乐乎,而且在美国老师的帮助下,英语也突飞猛进.  相似文献   
25.
耿道庸 《黄埔》2011,(3):31
我是1944年3月投考中央军校(即黄埔军校)六分校的,尽管文化测试第一名,但因身高不够未能报上名,便被安置到六分校练习营当兵;6月入军预班二期一队受入伍生训练;9月随六分校撤到桂西南;1945年初到大榕山区囤兵训练;4月升入该校二十期通讯兵队继续学习。抗战胜利后,各分校撤消合并为成都本校,我又于1946年初重新考入该校二十一期就读。  相似文献   
26.
陈薇 《南亚研究季刊》2013,(3):81-85,105
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分校享有国际声誉,其发展壮大源于本国良好的数理传统,改革及社会的支持,以及政府有限的干预等。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分校的人才培养具有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其一,优质生源;其二,视野开阔的培养模式;最后,充分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研究与分析其培养模式将对我国理工类人才培养有所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27.
《党政论坛》2013,(16):F0002-F0002
2013年1月25日,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会第23次会议决定.将6所原隶属大口党委(系统)管理的党校整建制划归市委党校管理,并相应整合归并为市委党校5所分校:将中共上海市宣传党校,  相似文献   
28.
蒲元 《黄埔》2014,(3):82-82
初识白金刚,是在一个叫做“陕西抗战老兵营”的QQ群里,这里集中了一群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当时只知道他也是志愿者,在一所学校工作。后来偶然的机会见到了白金刚,看着他俊朗白净的面容、匀称适中的身材,  相似文献   
29.
党校图书馆(室)作为党校干部教育和培训不可或缺的有机体和重要部门。在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中,建设具有党校特色、民族特色及地方特色的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室),是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室)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0.
张怀三 《黄埔》2009,(3):34-35
1937年7月,卢沟桥畔的炮火把我逼出了学校大门,使我成了一个失学学生;1938年6月,黄河花园口一声爆破,我的家乡迅即沦为泽国,迫使我不得不离乡背井,成为一个四处讨生的流亡青年。从此,对日寇的国仇家恨便根植于我的心灵深处。1939年2月当我流亡到洛阳之际,适逢黄埔军校第七分校招生,经报考被录取,于3月4日在洛阳西工集中,我遂被编入第十六期第六总队第二大队第四中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