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61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严森海 《今日浙江》2010,(10):50-51
"施所长,一路走好……"2009年11月14日,细雨霏霏。施雪明出殡那天,从上虞殡仪馆到小越镇5公里多长的路上,数千村民自发为他送行。省委常委、公安厅长王辉忠要求全省公安干警向施雪明学习。46岁的施雪明,是上虞市公安局小越派出所原所长,他用热血与生命演绎了一个基层民警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相似文献   
102.
夏莉娜 《中国人大》2009,(22):50-51
他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一个在重庆乃至全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是木工出身,在重钢工作了数十年的老劳模,曾因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动锯机而闻名遐迩。  相似文献   
103.
吴世祥 《各界》2012,(12):57-59
刘邦与项羽逐鹿中原并最终取胜,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萧何据守关中,不断为前线输送兵员和粮草。因此,刘邦登上皇帝宝座后论功行赏时,把萧何评为第一功臣。不料,历史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的后代子孙刘秀重新争夺天下时,上天垂顾,居然也给了他一个萧何似的人物,协助他击败各路豪强,开了东汉近两百年的基业。刘秀身边这位萧何似的人物,就是一代名臣寇恂。  相似文献   
104.
《新湘评论》2014,(20):63-63
对人类文化传播而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我国,印刷术的出现非常早,到了隋朝时期,我国人民即已发明雕版印刷术。用这种方法可以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印成完全一样的许多份,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每印一本书都要重新雕一次版,不但要用较长时间,而且加大了印刷的成本。  相似文献   
105.
中国古代最有智慧的思想家老子,对人生进退得失有透彻的参悟:"功成身退,天之道。"告诫人们要懂得"福兮祸所伏"的道理,凡事要有分寸,要明白认清和高明把握适当的"度",不能不及,又不能太过,以免乐极生悲,走向反面,留下"亢龙有悔"的遗憾。对于大多数功臣宿将来说,他们很难进入"夫唯不争,故无尤"的人生理想境界。事业的成功、地位的变化、他人的恭维往往使他们飘飘然起来,忘乎所以,为所欲为。他们或居功自傲,率性胡为,  相似文献   
106.
余玮 《党史文苑》2006,(11):48-55
1999年元月上旬的一天,一位手拄拐杖的老人从50多里外的山村赶到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民政局双拥办,摊开<抗美援朝功臣模范纪念史册>,理直气壮地问:"同志,我是1956年5月份从朝鲜战场回来的,而今我都是快入土的人了,作为一名老人,我想送我长孙刘建光当兵,继承祖业,为国出力,你们怎么就不给一个机会呢?"老人硬梆梆地丢出几句话,并把一等功臣、"国际二级战士"证书砸在办公桌上.双拥办主任李建平见发黄的精装纪念册功臣榜上赫赫记录着共和国99位抗美援朝一等功臣,咸宁的刘祚坤却是湖北省惟一的一位,不禁以崇敬的目光重新审视这位满脸皱纹、衣着破旧、身材佝偻的老人……  相似文献   
107.
《现代领导》2014,(10):38-39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安子文和时任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校长刘澜涛等开国元勋在参加开国大典时,回想起当年他们在北京草岚子监狱从事秘密斗争的岁月,都不由感慨万千,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那个功不可没的代号叫“OX”的看守班长——牛宝正。大家商议,要给予牛宝正应有的报答。可惜大家仅知道牛宝正是山东人,其他信息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108.
象源 《今日上海》2014,(8):38-39
85岁的残疾军人张老伯看着镜中的新发型,笑开了花。因为年事已高、又有残疾,多年来,张老伯不曾外出理发,头发长了就让小辈对付着修剪一下。此次,能有专业的理发师志愿者上门,让老人很是感动。这是发生在不久前的一幕场景,但却并不是学雷锋日搞的“突击活动”,而是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关爱功臣”活动项目中的一次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109.
姜兴越 《侨园》2014,(9):26-27
故地寻踪 我们走出台安火车站坐上当地的“出租车”,向北行驶了几十多里地,从一个用水泥条石搭建的“门楼”下拐进一条“毛毛道”。又走了十几分钟就到了张学良将军的出生地——桓洞镇张家窝堡。洞镇张家窝堡。这是一座宽大的农村“四合院”,里面是一趟东西屋,房顶是过去那种盖房子的茅草,有点“古色古香”的味道。大门的门框上写着“张学良出生地”。  相似文献   
110.
细雨霏霏,薄雾轻拂,虽然已是5月,但奉化溪口仍感凉意阵阵。我迈着沉重的步子,心中涌动着对民族功臣张学良将军的崇敬之情,独自专程来到位于雪窦寺旁不远的“张学良将军第一幽禁地”,寄托长久以来积蓄在心中的对敢于在民族危难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以“兵谏”形式发动具有历史性转折意义的西安事变领导者张学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