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5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35篇
中国共产党   46篇
中国政治   58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从1908年回到中国至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伍连德历经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三个时代。通过主持专业防疫机构、创办医院、组织学会、推广医学教育等一系列活动,伍氏深度参与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医疗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是我国现代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奠基人。  相似文献   
102.
陈小锦 《传承》2007,(7):89-90
南京国民政府(1927-1937)公务员考选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准现代化的人事制度,考试选拔人才具有近代化的内涵。但我们对一种新制度的教学评价必须更多地重视制度实施过程的成效,才能真正认识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3.
孙中山继承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吸取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做法,创造性地构建了新的文官考试思想。其要义一是考试权独立;二是非须经过考试合格不能做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构建了公务员考试制度,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事管理的现代化改革,但总体效果是失败的。主要表现在:考试权并未真正独立,而是受制于党权和行政权;违背了非经考试不能做官的原则,大量官员凭藉考试之外的途径被任用;考试及格人员被任用的人数极少,作用微不足道。这项制度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一党专政的国家结构与现代公务员制度相格,以及传统的人情大于国法的观念使良法窒碍难行。  相似文献   
104.
南洋实业家、华侨领袖陈嘉庚,曾给南京国民政府以巨大资助,因为他看到南京政府举着孙中山三民主义大旗,又得到国际上一些重要国家认可。抗战爆发后,陈嘉庚领导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南侨总会)募捐巨款支持祖国抗战,据统计,1939年国民政府军费为18亿元,其中华侨汇款则达11亿元,其中南洋华侨捐款占华侨捐款总数的70%多,这对战时财政经济的支持,起了巨大的作用,使为财源不足而苦恼的蒋介石愁眉舒展,可想蒋介石对陈嘉庚该是何等敬重。然而,陈嘉庚对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却了解甚少,他所听到的都是共产党如何“共产共妻”、“杀人放火”等等。  相似文献   
105.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欧美等地被难华侨陆续回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专门的救济失业华侨委员会,决定对归国失业华侨实行根本救济,选定安徽宣城水阳镇一带试办侨乐村:由政府提供荒地让归侨集中垦殖,并制定《侨乐村垦殖纲要》等文件。开办侨乐村、安排被难归国华侨不仅是救济失业归侨、解决他们生活问题的一种试验性的根本办法,而且被赋予在世界工商业形势不景气背景之下复兴中国农村的任务。侨乐村设计者陈树人希望宣城侨乐村试办成功后能作为一种模式在全国推广。由于国民政府一直采取重心向外的华侨政策,对于归国华侨的安置缺乏准备,也没有切合实际的系统举措等原因,侨乐村的建设并不成功。在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又酝酿成立归侨新村,建设地点变为城市近郊。侨乐村的试办是南京国民政府华侨政策的一次重要尝试,在华侨政策史上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6.
2006年1月1日我国公务员法的实施,学界对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制度研究也进入一个新的高潮。目前。民国初期的公务员研究的共同特点就是从宏观上探讨公务员考试制度建设、管理体制、考铨制度、运作成效、失败原因等,主要集中于制度层面的探讨,却没有学者将民国时期的公务员制度进一步细化到公务员考试内容、方式中一个细的层面去研究其成效。因此,本文以1931、1933年《中央日报》有关南京国民政府第一、第二次高等考试内容为史料,对于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公务员面试程序的内容进行考察,并对其加以分析。最后在吸收、借鉴民国初期公务员面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公务员面试程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7.
鲁南 《江淮法治》2009,(8):62-63
宋还吾是民国时期著名进步教育家,1929年在任山东省立第二师范校长时,因为支持学生在山东曲阜演出独幕话剧《子见南子》,且邀孔子后人观看,引起孔子后人不满并一状告到南京国民政府最高当局,引发了一场轰动全国的“辱孔”演剧案。该案在当时中国的政界、教育界、学术界、新闻界和文化界都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不仅数度惊动蒋介石,还受到国外媒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8.
王丹 《学理论》2009,(10):111-112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国内币制紊乱,束缚了工商业、外贸业的发展;同时,外国银元的大肆流通严重侵害了中国的主权。基于此,南京国民政府内部要求币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加之当时的共产党还比较弱小,难以和国民党抗衡,而日本此时还没有全面进攻中国。南京国民政府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开始了币制改革。本文通过国民党颁布的几个币制政策和外国对币制政策的态度为框架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政策做简单的叙述。  相似文献   
109.
谭新喜 《传承》2008,(6):78-79
南京国民政府在1928年完成北伐之后,面对国内外的艰难局面,着力进行军事建设,先后对海军、陆军、空军、中央军事机关等进行了整理建设。30年代初在中原大战之后,南京国民政府进一步对国军的主力陆军进行了整理建设。  相似文献   
110.
1949年春,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之际,中国的外交界却出现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怪事.当南京国民政府孙科内阁决定迁往广州,并且照会各国使馆也跟随政府迁往广州时,一向与国民政府亲近的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使及其使馆的主要工作人员并没有离开南京,只是派出了一小部分工作人员随国民政府迁往"临时首都"广州,而一直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蒋介石视为中共"后台"的苏联却遵照国民党政府的建议,指示其驻华大使罗申将大使馆随同国民政府一道迁往广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