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法律   2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静电压痕显现仪原理新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静电压痕显示仪可以将隐性的无色文字变成有色文字显示出来 ,是法庭科学部门文件和物证检验的常规设备。目前关于静电显现压痕的原理的分析 ,主要流行的两种说法有不当之处 ,有从物理学的角度再做分析揭示的必要。  相似文献   
22.
本文通过工痕检验实践发现,在一些常见的钳类工具中,由于生产工艺的原因,使其结构上具有某种特定性,即在刃口两端有一条与刃口角度呈垂直的对称“结合条”(咬合条)。剪切客体时,会将部分对称结合条的印压痕迹遗留在被剪客体的断端,形成剪切印压痕。该痕迹的利用为一些不具备剪切比对条件的客体提供了认定的可能。  相似文献   
23.
2000年2月10日晚7时38分,某地8.7吨炸药在库内发生爆炸,造成2人失踪,多人受伤,方圆数里近百间民房不同程度炸毁.侦查获取嫌疑人的一张便笺疑有压痕文字,由于检材压痕模糊不清且有多处重叠交错无法辨读其内容.为搞清其内容获取破案线索,对此检材采取了先静后动,先观察后接触,先显现后固定,先拍照后着色的原则,从不压、不折、不加湿、不污染检材的过程到加湿、加压、着色等易起褶、变平和污染检材的  相似文献   
24.
博华 《天津人大》2006,(3):41-41
去年11月份,崔某的住宅电话产生了2589元电话费,通信公司通知崔某支付电话费时,崔某查阅了通话清单,发现11月8Et10时49分至11时34分,14时36分至16时20分,两段时间共通话29次,均打往国外声讯台,话费为2457元。但11月8Et7时30分至12时30分、14时至17时他与家人均在单位上班,女儿在外地读书,当日其家中没有其他人口,崔某怀疑家中电话被盗打,遂向公安部门报案。公安机关派人查看现场后,发现通往崔家的户外电话线路设备上有撬压痕迹,并出具了“崔家外线路盒有被人撬过的痕迹,此案仍在侦破过程中”的相关证明。  相似文献   
25.
本文应用力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对撬压痕迹的本质、受破坏的客体对外力作用的抵抗表现进行分析,并归纳各种常见客体的结构形式、功能特点和痕迹形成的规律,为办案实践中的具体对象制定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压痕迹与打击痕迹的作用力形式不同,分别是杠杆作用和碰撞作用。撬压痕迹的特点是一次动作形成两处痕迹,打击痕迹的特点是一次动作形成一处痕迹。拆离撬压和扩缝撬压形成的凹陷状痕迹与打击痕迹有相似之处,撬压痕迹与打击痕迹可以从痕迹的形态、数量、深度及位置等四个方面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27.
刑事案件现场的勘查 ,常见的大多是撬压痕迹 ,了解撬压痕迹木质客体上假特征形成的原因 ,掌握区分真假特征的方法 ,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 ,本文仅从材质结构及其力学性质、外界影响等方面浅析假特征的成因和识别 ,希望能对工具痕迹检验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28.
静电法显现压痕文字的效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章制作了大量的实验样本,对纸张种类、纸张放置方式、书写工具等九种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找到了静电法显现压痕文字的最佳显现条件。  相似文献   
29.
静电痕迹显示技术是文件检验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所研究的是空气湿度对静电成像 法显示压痕文字的影响,通过使用2301—1型静电压痕显示仪(以下简称静电仪),针对不 同种类的纸张,在不同的空气湿度条件下变换实验方法,分析实验现象。总结了空气湿度对 静电成像法显示压痕文字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30.
交通肇事案件中的痕迹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案例简介1 1 轮胎印压痕迹在交通事故中 ,人与车、车与车之间发生接触 ,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物质与痕迹形态的相互交换 ,在双方客体上会同时留下痕迹物证和微量物证。印压痕迹的形成必须有三个要素 ,即造型客体、承受客体和作用力。造型客体、承受客体的作用方式不同时 ,所形成痕迹的种类、特点和形态是不相同的 ,造型客体的轮廓形态特征会直接反映在承受客体上。案例 1  2 0 0 2年 6月 2日 ,某路口 ,石某驾驶大货车由南向东右转弯时 ,大货车右前角与李某驾驶的两轮摩托车 (后乘其子 )相撞 ,造成二人当场死亡。经勘察 ,死者李某后腰部、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