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55篇
中国政治   496篇
政治理论   230篇
综合类   8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51.
新世纪,民主党派的进步性集中体现在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民主党派的政治代表性是中国政党制度特色之体现,是参政党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管理的政治前提,是中国政党制度优势之体现,是实现多党合作的必要性因素之一。现阶段,增强民主党派的代表性是适应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952.
本文从党际"互相监督"这个互动的角度出发,经过对"互相监督"双方的比较,指出在我国参政党建设中起决定因素的是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应该从各方面来帮助和扶持参政党的建设,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它的监督职能乃至各方面的职能.而就参政党自身来说,也应该从各方面积极、主动地完善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953.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参政党民主监督工作,要求中共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勉励党外人士要敢于讲真话,敢于讲逆耳之言。目前,相对于参政议政和政治协商两大职能而言,参政党的民主监督职能发挥还不充分,成为三大职能中的一个弱项。这其中与我国参政党民主监督理论的研究还没有系统化、成熟化有一定关系。因此,有必要在参政党民主监督研究方面投入精力,将民主监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基本问题研究清楚,作为指导民主监督实践的理论依据,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的民主监督实践。  相似文献   
954.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各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相应地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共产党结合各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政治纲领和政治实践的发展,从各民主党派的社会属性和政治属性上进行综合考量,根据实践的发展变化不断理清自身对各民主党派性质的认识.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指出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性质认识不断深化的成果,是在以往认识的基础上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性质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政党观念的进一步成熟.  相似文献   
955.
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一直以来,中共历任领导人都高度重视民主监督工作。现阶段,民主监督环境日益趋好,主体不断壮大,制度更加完善,但也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大力宣扬统战政策,营造良好的知情参与环境,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956.
借鉴执政党建设经验 努力建设学习型参政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主党派只有不断学习执政党建设的经验,加强自身建设,把自己建设成为学习型参政党,才能始终成为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相似文献   
957.
专项民主监督是我国各民主党派就某一重大事项受中共党委委托而开展的民主监督活动,是民主党派开展民主监督工作的一种创新形式。近年来,无论中央还是地方层面,均开展了专项民主监督活动。就目前实践情况来看,参政党专项民主监督工作在中共方面、民主党派方面以及双方联系配合方面均存在不少的难点问题。完善专项民主监督工作机制需要从程序性机制和保障性机制两大方面共同着力。程序性机制包括委托机制、知情机制、沟通机制、反馈机制、落实机制,保障性机制包括考评奖惩机制、监督机构建设、能力提升机制、监督联动机制以及其他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58.
党际和谐与参政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对执政党执政能力、执政方式的重大考验,对执政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参政党参政能力的挑战。在当前中国执政——参政的政治结构中,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的党际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宏大命题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政治前提。从党际和谐的角度来看,参政党必须要在这种全新的格局中主动寻求自己的合适位置,积极推进党际和谐的实现,进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自已应有的参政职能。  相似文献   
959.
“政党功能”与“参政党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功能是对政党作用整体、共性特征的描述,政党职能则是对政党作用具体、个性特征的界定。参政党职能与政党功能之间具有个性与共性、特殊与一般、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必然性的内在联系。正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中国特色才得以彰显。然而,如何充分发挥参政党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的职能,以及如何有效发挥这一政党制度的功能,尚需更深入的探析。  相似文献   
960.
党中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国家整体水平跨越式发展和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的重要举措。参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仅是执政党的重要责任,也是参政党的应尽义务,两者都是参与主体。现代理论基点和现实基础都为参政党参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参与模式,以此为基础,也为全面参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造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