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篇
法律   344篇
中国共产党   68篇
中国政治   130篇
政治理论   60篇
综合类   11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3 毫秒
41.
中国反倾销立法的缺陷和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倾销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和规定的保护国内产业免遭倾销损害的一种有力措施。本文从我国反倾销法的启动、与国际反倾销法GATT1994年《反倾销守则》的比较以及我国国情等角度,综合分析了我国反倾销法进行反思、修改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并且较为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反倾销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2.
加入WTO与国企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平 《岭南学刊》2002,(1):29-32
我国入世的关键除了政府体制、职能要符合WTO规则要求之外 ,还有一个更重要内容 ,就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的主体—企业 ,必须符合WTO规则的标准。因此 ,WTO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规则既可能是我国企业入世的“地雷阵”或“陷阱” ,也可能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南。只有我国政府和我国企业两大主体完全达到WTO的规则标准 ,再加上我们的主观能动性的高度发挥 ,入世将是我国发展的最好机遇。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如何正确认识倾销与反倾销,这不仅直接关系到外贸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我国整个对外经济交往的基本思路.目前,在倾销与反倾销问题上,出现许多认识上的偏差,甚至是误区,有必要从以下六个方面予以澄清,从而使人们理性地对待反倾销.  相似文献   
44.
欧盟反倾销法中的公共利益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反倾销措施涉及多方利益,随着世界各国使用反倾销频率和范围的增加,以公共利益原则来平衡各方利益甚至国与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以欧盟在公共利益问题上的法律实践为基础进行评析,以期对我国的反倾销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5.
刘国生 《政法学刊》2003,20(4):28-30
国内外反倾销中,界定同类产品是确定倾销和损害的必要前提。对同类产品的认定应在理解其概念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程序确定其认定的标准。对同类产品的认定,我国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其意义不可估量。  相似文献   
46.
中国与欧盟最新反倾销立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于1997年3月制定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因本文仅涉及反倾销内容,以下简称“反倾销条例”)无疑是对外贸易立法上的又一重大成果,它遵循国际惯例并结合本国国情,对有力打击倾销这种国际不正当竞争,保护民族产业的健康发展必将起巨大作用。然而此条例毕竟是我国反倾销立法的首次尝试,实践经验的缺乏使得继续吸收先进国家的反倾销经验,仍然显得十分重要。欧盟的反倾销立法已经发展近三十年,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一整套制度,尤其是1995年后根据国际反倾销的新动态,它又进行了大幅修改。可以说欧盟代表了各国反倾销的最高水平。总…  相似文献   
47.
反规避(Anti-Circumvention)是反倾销领域的一个重要制度.反规避措施针对的是一切形式的规避行为,它旨在打击实际目的在于削弱或者完全规避反倾销措施效果的行为.但是,难点在于,如何能够在确保反倾销措施的实际有效性的同时,又能保证不对处于反倾销措施制裁的来源国的生产商就企业内部事项做出决定的自主权造成不当干涉和侵犯?本文在分析欧洲共同体反规避措施的基础上,试图找出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8.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在国际上遭遇的反倾销诉讼案件也越来越多,其中殴美等发达国家占对华反倾销的一半。反倾销诉讼的核心理由主要指责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这一指控已经成为阻碍中国发展国际贸易、进而和平崛起的巨大障碍。本文对非市场经济地位在反倾销中的法律依据问题简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9.
倾销被认为是国际贸易中一种常见的不正当竞争手段,是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所不允许使用的非公平低价出口行为。反倾销是一种抵制倾销的手段,是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所允许的应对倾销的国际贸易政策措施。但是,从倾销的经济学本义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全球资源市场配置趋势,以及反倾销手段在实际操作中的复杂性和主观倾向性,可以看出,倾销近乎一个伪命题,倾销与反倾销的本质是出口国与进口国生产者之间的“对话”与“博弈”,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作为连续14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我国只有不断总结反倾销问题的各种经验与教训,加快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更为主动地参与到世界竞争中去,才能更有效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0.
李雪冬 《法制与经济》2009,(22):116-116,118
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国外经济联系的加强,我国近年来日益成为反倾销的受害国。个别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短暂狭隘的利益,动辄对我国举起反倾销的大旗,国内相关企业经过多年的国际化,日益懂得运用国际经济法的有关条文和法律精神捍卫自身的正当利益,胜诉率大大提高,本文探讨了国际经济法背景下我国应对反倾销的相关措施,希望对改善我国企业的对外贸易环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