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41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目前,全国所有高级法院均创办了机关刊性质的定期发行的刊物,有的已公开发行或变通形式公开发行,绝大部分为内部发行;而大部分中级法院和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基层法院也创办了定期或不定期发行的机关刊。这些刊物大都拥有一批优秀的作者和可靠的读者,并且保持着一定的发行量,在当地起到了很好的服务、指导审判工作,推动调研活动广泛、深入开展的作用。从编辑力量来说,所有这些机关刊都成立了编辑部,有数名专职或兼职编辑。  相似文献   
52.
警力下沉对提高基层警力和加强基层公安队伍建设意义重大。但具体执行中诸如变通下沉政策等现象却相伴而生,直接影响到警力下沉的预期目的的实现。客观经济条件和人事管理制度的局限,以及警务建设短视等是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只有从经济待遇调整、制度保障、精英策略、监督体系等方面着手,建立警力下沉的长效机制,才能全面落实警力下沉精神,切实推进基层警务发展。  相似文献   
53.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75条涉及的省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批准自治州和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变通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难题,是当前“分工型”立法体制下“立法放权”衔接错位的产物。这一规定并不具备法理基础和正当性依据。这一难题的解决,需要在今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修改中明确规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只要涉及“变通规定”法律和行政法规内容的,便应当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生效;同时明确规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报送批准时,应当说明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出“变通规定”的情况。  相似文献   
54.
杨丹  姜鹏 《法制与社会》2013,(13):212-213
疑似精神异常在押人员是影响监管安全的主要隐患之一。北京六看作为全国首家对疑似精神异常在押人员进行集中监管、治疗的专门看守所,提升了全市看守所的整体安全系数,有利于监所监管秩序的稳定和充分保障弱势在押人员权益,其实践探索中的经验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5.
沈强同志: 你的来信反映的都是基层在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转变工作作风中带有普遍性的一些问题。按照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同志的说法,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以为然”的问题;二是“只说不做”的问题;三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三个问题,就必须弄明白中央为什么要出台“八项规定”。  相似文献   
56.
刑法应用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应用观念贯穿刑法理论研究和刑事司法活动始终,是对法的价值理念、法律基本原则与刑法适用方法交汇融通的整合。它的理论实践目标在于,在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与原本看似完善的结论之外所开辟的新的研究领域中不断吐故纳新,保持理论系统的开放性和现实适应性。它的司法实践目标在于,在法律框架内,对刑法应用方法科学性的探索,以提升高效处理案件信息及合理调配法律资源的能力,提高刑法适用效率。  相似文献   
57.
民法典没有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变通规定制定权,产生的法律后果不是形成“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冲突,无需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裁决。“法源冲突论”的判断基础——民法变通规定是授权立法,存在形式和实质上的缺陷。民法变通规定立法变化产生的后果是法源变迁,即民法变通规定的表现形式和直接产生根据都发生了变迁,形式上会逐步融入自治法规,其直接上位法基础变迁为立法法,这一法源变迁的理论根基是我国独特的宪法实施方式和“优惠照顾”政策理论。民法变通规定的法源变迁理论可以扩大到整个民族自治地方法律变通规定体系,最终能够起到统一法律位阶和完善法律监督的客观效果。  相似文献   
58.
论少数民族犯罪的立法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刑事变通立法和民族刑事习惯法是从立法角度实现对少数民族犯罪有效控制的两个途径。本文探讨了民族变通立法的性质、效力级别、归属、形式及体系地位等 ,并反思了民族变通刑事立法 ,提出诸多建议 ;本文对民族习惯法的由来、形式 ,民族刑事习惯法的犯罪规定、刑罚规定进行了初步探讨 ,并提出民族刑事习惯法传承与创新的若干原则  相似文献   
59.
张念来  ;王菊苹 《湘潮》2014,(11):47-48
矮寨特大悬索桥是湖南省吉首至茶洞高速公路跨越矮寨德夯大峡谷的一座特大型桥梁,跨度达1176米,距谷底垂直高度达355米,在悬索桥梁中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而在横跨大峡谷的悬索钢桁桥梁中为世界之首。中外桥梁专家、学者对该桥的建设惊叹不已,认为它是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的壮举。  相似文献   
60.
常安 《法律科学》2010,28(2):3-11
本文从"良性违宪"学说的萌发,法学界对于该理论的回应,直至"宪法变通与地方试验"说的提出,来对相关宪法变迁理论进行一个初步梳理和反思。文章指出:"良性违宪"行为的产生,除了宪法技术和分权机制的原因,还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制度突破模式与"可改可不改的不改"之宪法修改模式的相互冲突有关,而这种冲突的根源,则正在于改革本身;同时,这种表面上的冲突,实际上恰恰构成了改革时代宪法变迁模式的内在理路:从制度试验到推及全国到党的理论到宪法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