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37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老北京有这么一句口头禅:“东单、西四、鼓楼前”,意为此三地均为城内著名的商家稠密、市面繁华的地区。凡是到过这三个地方的老北京人,对那软红十丈、热闹繁华的景象,都是不会忘却的。因我家曾居鼓楼附近小石桥胡同、前马厂胡同,所以在少年直到青年时对鼓楼前后非常熟悉。  相似文献   
5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网建设任务繁重、电力供应形势严峻、电网安全运行管理难度加大,这对员工技术、思想意识、责任心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客户对供电安全、优质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造成员工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此外,体制改革带来收入福利的调整,也使部门员工心态发生了变化,各种矛盾交织出现,企业队伍稳定面临新的考验. 为更好地维护广大员工的合法权益,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市北供电公司工会在党委和行政的支持下,推出了"老娘舅"工作室."老娘舅"工作室的门口挂上了受聘的14位"老娘舅"的图片和文字介绍.  相似文献   
53.
时下,“看着办”、“酌情处理”的话语成了一些领导干部喜欢的口头禅。特别是在处理热点、敏感问题上,甚至成了各种说情电话和条子中的流行语。在这种“看着办”的背后,发生了不少违反原则、纪律或法律法规政策的事。  相似文献   
54.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已成为中华大地乃至海外华人圈妇孺皆知的口头禅。那么,九头鸟的原型是什么?它是如何发生演变的?它的毁誉褒贬因由何在?它与湖北人又是如何发生瓜葛的?如何完善与再塑“九头鸟”与湖北人的形象?所有这些,都是耐人深思而又饶有兴味的问题。为此,笔者试图予以解读与探索。  相似文献   
55.
汪强 《工友》2012,(9):5-5
很多年前,能为民做主显示了官员的高尚情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曾经是官员的口头禅。如今不同了,谁说"为民做主",谁的观念就落后,谁就是缺乏民主意识。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由民做主。什么叫做主?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做主"就是"主持决断;负责决定。"那么,一个国家的事务,可能都由人民来主持决断负责决定吗?在某地区突然发生大地震,如何抗震救灾.这事能由人民来主持决断负责决定吗?常说,官员是人民的公仆。有人以此为据,说明官员只应该为人民做事,而不应该为人民做主。其实,这一说法是不对的。仆人是为主人做事的,但也要为主人做主。管家要为主人做主不说了.就是普通的仆人.也是要做些主的。主人的孩子摔了一跤.是让他自己爬起来呢还是将他拉起来?这事得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决定.且不能等请示了主人再作决定,这就该由带孩子的保姆做主了。仆人到菜市场为主人买菜,可能遇上一些新情况,比如某种菜的价格调高了,但调的幅度不大,某种菜时间长了一点,但还没有变质.这时,买有买的理由,不买有不买的理由,假如为这事向主人请示,主人还会感到厌烦.买与不买,就得由仆人做主了。普通仆人尚且要为主人做主,难道以决策为主要工作的官员(公仆)反而不要做主了吗?  相似文献   
56.
“乡镇工作一大难,计划生育不得闲。”这是挂在乡镇干部嘴上的一句口头禅。 多年来,农村计划生育工作被称为“天下第一难”。  相似文献   
57.
《党课》2007,(8):50-50
“有困难,找党员。”这句话如今在南京市江宁区已成为百姓的口头禅。东山街道中前社区活跃着一支33名身穿“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他们的口号是“有困难,找党员;创和谐,讲奉献”。社区党委本着“按事设岗、因人上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考核奖励”的原则,开展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让社区无职党员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和能力,选择一个岗住,履行一种职责,发挥一份余热,奉献一片爱心。  相似文献   
58.
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市委三届六次全会精神,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词就是:“创新”。目前,“创新”,正成为不少党务工作者的口头禅。这说明中央和市委的要求,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追求。但在基层采访调研时,笔者也发现一些地方的党建创新有些变味:有的元中生有,实际工作没开展,只是头脑里刚有了一点想法,或者学到一个时髦概念,就“灵机一动”,创作“创新经验”;有的拔苗助长。  相似文献   
59.
“有事儿,找久合!”是河北省卢龙县潘庄镇群众的一句口头禅。家长里短、矛盾纠纷、上访案件……“久合”都管,而且管得明明白白、入情入理,不管是什么矛盾纠纷,“久合”都能让人失意而来,满意而归。  相似文献   
60.
夕东 《廉政瞭望》2011,(21):45-45
刘翔的口头禅是“对”。他常常用“对”来断句、过渡,这是种很好的“肯定”心态,对自己也起到了正面的暗示作用,可以让自己更自信,也是对他人抱有善意与期望的表现;吴宗宪在舞台上的口头禅是“这个厉害了……”显然他有危机感,他赞美他人的背后,是对自己现状的隐忧;他同时有强烈的表达欲,他需要大家对他“有反应”,害怕寂寞与冷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