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89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96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倾听民声     
近日,福建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福建省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佩戴口罩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全国首个针对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佩戴口罩的专项立法。"哪些人需要戴口罩?""哪些人可以监督?""怎么处罚?"尽管《规定》全文只有四条,300多字,但对社会公众关心关注的问题,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干货多。  相似文献   
52.
租户返回不让进社区,道路被封“进不去出不来”,没人时不戴口罩被抓走隔离……在疫情大考下,“一刀切”“不会干”“粗暴干”“加码干”等本领恐慌表现形式凸显,致使基层工作精细化要求成摆设。新办法不足,老办法照旧在一些地方,基层干部思维简单化、片面化,面对突发事件时,极易“应激反应”,简单沿袭老办法照本宣科。华北某社区出入口,早上7:40左右上班的车辆排起一字长蛇阵,足足500米长。  相似文献   
53.
当前,刷脸的属性已发生了转变.刷脸不再限于"把人认出来"的身份识别过程,而是重在人脸验证/人脸辨析基础上所进行的人脸分析或其他关联分析,已从纯粹的身份识别机制转换为识别分析机制.识别分析机制的应用正是刷脸引起社会普遍忧虑的核心问题所在.此时,刷脸的安全风险被重新放大,监视权力进一步扩张,为基本权利保护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为应对风险变迁,刷脸的规制机制适用亦出现了转向的需求,即在生物识别信息保护机制中限制告知同意的适用;在公共监控信息保护机制中引入自动化决策及风险影响评估的框架;在规制理念上向数字人权保护与场景化规制转向.对此,构建适应识别分析机制的法律治理路径要求:应以比例原则作"最小必要"检验,适用自动化决策框架进行场景化规制,通过优化架构设计以进一步降低识别分析的风险.  相似文献   
54.
印波  刘臻 《民主与法制》2020,(12):54-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发布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指出:“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可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口罩不仅可以防止病人喷射飞沫,降低飞沫量和喷射速度,还可以阻挡含病毒的飞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  相似文献   
55.
邵鲁文  杨文 《半月谈》2020,(3):16-17
口罩作为防疫必需品,正成为市场紧俏之物。半月谈记者发现,多批由违规企业生产的假口罩通过网络平台、线下等渠道进入市场。这些口罩不符合相关产品标准,安全性也无保证,大量流通会影响防疫效果。微信朋友圈、二手交易平台出现假口罩“药店的口罩每天都在补货,但市民的需求依旧很大。据不完全统计,5天门店销售的口罩约120万个。”山东济南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秦光霞告诉半月谈记者,有的市民选择在微信朋友圈、二手交易平台购买口罩,但有可能买到假口罩。  相似文献   
56.
王厚明  林海 《党课》2020,(5):72-73
在这场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民战“疫”中,戴口罩成为最有效的防护手段之一,只有“捂实”才能有效防御病毒侵袭。顺着这个思路想一想,疫情防控当前,作为党员干部,又应该戴好什么样的“口罩”,才能有效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病毒”呢?  相似文献   
57.
《当代贵州》2015,(5):61
<正>2014年12月28日,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的官网正式上线。作为一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既无营业网点,也无营业柜台,更无需财产担保,而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和大数据信用评级发放贷款。所谓互联网银行,就是指  相似文献   
58.
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人工智能学科中发展最为迅捷的一个分支,被广泛地被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生物识别信息因其所具备的专属性和唯一性的特征在大量身份核验的场景被采集,在审慎借鉴欧美先进立法经验和对我国实践困境的反思基础上,我国应当构建完善生物识别信息刑法保护制度,优化生物识别技术的刑事规制界限,完善生物识别信息层次特殊保护体系,将滥用生物识别信息行为入罪,实现生物识别信息合理开发利用与公民个人有序生活不受侵扰的基本价值诉求之平衡。  相似文献   
59.
戴口罩、戴帽子,再戴上乳白色的橡胶手套,重庆汇达柠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负责人张帮奎如往常一样进入实验室。这样一身装扮,让人很难联想到,十几年前的他还是一位在四川安岳种柠檬的农民。当年,张帮奎孤注一掷来到他乡,现在他乡却成了"故乡"。他把四川安岳的柠檬带到了重庆潼南,把潼南的柠檬推向了世界。  相似文献   
60.
人脸识别技术是社会治理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人脸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和识别功能在虚拟空间实现了个人信息的自动化集合.人脸识别技术本身存在着技术风险,一旦被滥用将会侵犯公民权利、危害社会秩序、消弭共同体信任.当下,现有对人脸识别技术的法律规制呈现分散性和碎片化特征,法律本身的事后规制逻辑更是难以有效规制技术应用、防止技术滥用.应把握国家综合性立法的契机,根据场景理论对人脸识别技术进行细化规制,既发挥其强大的社会功用,又预防化解其潜在危害,实现法治化社会化协同治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