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88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33篇
各国政治   105篇
工人农民   60篇
世界政治   29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7篇
法律   3717篇
中国共产党   1338篇
中国政治   2538篇
政治理论   950篇
综合类   2207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34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268篇
  2020年   276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423篇
  2014年   987篇
  2013年   753篇
  2012年   860篇
  2011年   822篇
  2010年   834篇
  2009年   807篇
  2008年   884篇
  2007年   731篇
  2006年   546篇
  2005年   494篇
  2004年   354篇
  2003年   340篇
  2002年   277篇
  2001年   231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哲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于马克思哲学的内容和本质仍然存在着争议。实际上,在马克思本人那里,其哲学思想主要呈现为三种形态,即学术形态、政治形态和大众形态。研究马克思哲学的三种形态,推动这三种形态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于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2.
现行环境行政处罚从具体措施到体系构成均有不合理之处,难以抑制环境行政违法行为.增强环境行政处罚的力度,实行处罚的"两罚制",理顺环境行政处罚与环境刑法的衔接将是环境行政处罚完善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3.
恢复性司法是近几十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场方兴未艾的刑事司法改革运动,它在日本被称作“修复性司法”。“恢复”也好,“修复”也罢,其实都是为了表示一种与传统的刑事司法模式相区别的理念:传统的刑事司法主要还是报应刑,只一味地强调打击和惩罚犯罪人,没有关注被害人和社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4.
李妍妮 《前沿》2010,(14):167-169
隐喻作为一种最常用的修辞手段在广告语言中被广为使用,因此大多数的学者对于广告语言中隐喻的研究仅停留在修辞学的基础上。然而,认知科学的发展对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它从根本上讲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广告人正是通过隐喻这个载体将产品的信息更有效地传递给了消费者,从而达到促进营销的目的。本文在前人隐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深入探讨隐喻的认知性在广告语言中的作用及其对营销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5.
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自然可发展的根本大计,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相对独立性、教育所具有的促进人及社会发展的功能等事实表明教育也存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不仅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可持续发展更为基础、更为关键,而本体教育对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6.
《企业会计制度》将资产减值由四项扩展到八项 ,首次将减值会计应用到固定资产的期末计量 ,是对谨慎性原则的进一步贯彻。  相似文献   
137.
信息广角     
青海出台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划;西宁市委领导情系山区谋发展;海东妇女劳动力转移见成效;海南州加强干部交流工作;海北州委组织部在整改中增强“五性”;重安全长抓不懈,严规章检查落实;联通青海分公司精彩风行“世界风”;格尔木全力做好城乡就业工作;玉树州人行学习《实施纲要》方法活 作风实;黄南军分区“双先”活动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138.
经验主义的后现代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镇寰 《思想战线》2007,33(3):131-135
经验主义的怀疑主义特点决定了其反科学实在论的基本倾向,随着逻辑实证主义的衰落,经验主义这种认知世界的基本哲学维度受到人们的普遍怀疑。在后来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中,范.弗拉森提出建构经验论的新思路,围绕着“经验适当性”的概念展开与科学实在论的较量,试图借此拯救经验论哲学,促成了经验主义的后现代走向。  相似文献   
139.
自然之成为人类的环境,是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逻辑产物;而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则是取缔了“神道主义”宗教的近代人道主义“宗教”的产物,就此而言,“环境”事实上和现代性是同步诞生的。包含在近代人道主义“宗教”中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实质是以工具理性为认识和行动模式、以个体主义的功利主义为伦理准则的非常狭隘的占有性主体观,它必然导致对自然环境之排他性的、掠夺性的征服和占用。资本主义是这种占有性主体观的制度化体现,这个以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把环境作为“外部问题”的市场为运行机制、以利润为基本目标和动力的体制,必然会以其不计一切代价的扩张、短期行为、以及对第三世界的环境剥削等而造成严重的环境危机;在资本主义体制之内,寻找不到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这种可能的途径,必须越出资本主义之外来寻求。  相似文献   
140.
《廉政瞭望》2005,(5):28-28
本刊2004年12期报道的《腐败之路就是毁灭之路》中,弓继权等6人涉嫌私公国有资产、贪污、受贿案,近日由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了一审宣判。法院以弓继权犯私分国有资产罪和贪污罪、两罪并罚,决定对其执行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9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