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93篇
中国共产党   139篇
中国政治   202篇
政治理论   122篇
综合类   1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单位体制"的解体、城市化速度的加快,我国城市社区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新的治理结构、新的治理环境,政府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才能使当前正在进行的社区建设顺利发展下去,才能充分发挥社区的功能优势?本文借鉴治理-善治理论,并在该理论的分析框架之下对政府的应然角色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2.
政府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它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包揽一切。政府应充分发挥市场主体、非政府组织以及公众的力量,共同推动城市发展。在“有为”、“无为”与“不为”之间,政府应把握合适尺度,处理好城市发展中当代与后代、规划与建设、形态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等几对关系。  相似文献   
113.
宫维明 《唯实》2009,(2):89-91
善治是近年来兴起于西方的管理学理论,核心是如何达到国家与公民在公共政治生活中的最佳状态。当代中国要发展和谐社会,自然离不开善治的实现。达到善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牵涉到各种环节,而网络媒体作为时代的特色产物,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促进善治的发展和完善,当然,它也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还需要加以引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114.
中国行政改革的目标取向有三个 :一是市场取向 ,也就是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实现平等产权主体之间的意思自治 ;二是公共取向 ,要严格对政府的公法约束 ,实行行政法治 ;三是福利取向 ,政府要提供公共产品 ,改善人民生活 ,实现良好的治理即善治。  相似文献   
115.
116.
自20世纪末以来,善治已成为诸多国家一种新的政治理念和政府运作方式.其核心思想是要增强非政府组织能力与力量,要求它们在国内与国际上同政府合作,解决公共问题、处理公共事务,使公共利益最大化,从而替代或补充原有的政府功能.  相似文献   
117.
118.
119.
刘晓民 《求索》2007,(5):53-55
中国近代以求善治为变革鹄的。对善治的理解和良善制度的建构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国情,即治之理与国之势必须统一。为实现富强济世,变法为国人眼中之公理,亦为必然之势。求变虽为共识,对治之理、国之势理解和认知上的迥异导致了各派在富强与民权的价值位阶、变革手段以及制度建构上严重分歧。  相似文献   
120.
现代行政法制的正当性之所以得到政府、公民社会、公民的一致认同,是因为它承栽着尊重“公民权”从而完美地实现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均衡和共同增值的价值使命,衍射出民主性、公正性、责任性、服务性的价值线度,折射出与现代政府“善治”的价值契合。现代政府的“善治”正是通过政府与公民团结互助、同心协力、共享责任、平等对话、相互合作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以斯所为,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为大众服务的终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