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当前关于集体建设用地问题的研究中,主流的观点认为允许集体建设用地自由流转,建设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将成为解决当前土地问题的有效路径。这些研究往往赋予自己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给予农民"国民待遇"等道德话语,但是由于其分析的片面性与缺乏逻辑性使得诸多研究主张与其所期待的改革目的完全相悖。在梳理关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的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对此问题的探讨应当理清并具体分析一些基本问题,明确允许集体建设用地自由流转并不是解决当前土地问题的有效途径,当前与建设用地相关的土地问题应当置于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和调节收入分配机制的框架之下进行思考与建构。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缓解征地纠纷、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在2012年11月末的国务院常务会上获得通过。然而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方式主要是政府征地以及农民私自将集体土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隐形交易”方式。  相似文献   
13.
正自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后,农村土地流转的速度明显加快。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承包耕地流转面积3.4亿亩,是2008年底的3.1倍,流转比例达到26%,比2008年底提高17.1个百分点。然而,总体上看,我国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还很不健全。因而随着流转的加速,各类矛盾也日益增多。如福建作为一个在土地流转改革和创新中走在前列的省份,其创造了全国闻名的沙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天津市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经济实力大幅增强,但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持续下降等问题仍比较突出,须引起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一、本市居民收入与GDP增长不同步的情况分析居民收入与GDP增长不同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居民收入增幅远远低于GDP增幅。据统计,2012年1-6月,天津GDP增长14.1%,在全国31个省区市和15个城市中均排名第一;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15.
刘守英 《前线》2014,(5):17-19,27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土地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整体、系统的改革部署。改革方案既牵涉土地权利制度安排,也牵涉到土地市场形成与发展以及征地制度改革,尤其牵涉到城市化进程中最关键的利益问题——即土地增值收益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公平分配,这一改革将对我国发展模式转型和基本实现现代化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土地制度改革与全局改革的关系土地是牵扯利益相关者最多的一个载体,生活  相似文献   
16.
《人大建设》2008,(10):54-54
王道勇近期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上撰文指出,失地农民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而出现的一大批失去耕种土地并曰益融入城市的农民。当前,需要从外部的制度创新和自身的自主行动这两个方面,想方设法提高失地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第一,同地同价.让失地农民分享一份土地增值的收益。这项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让农民成为土地流转过程的真正参与者,成为土地价值升值的利益相关者。第二,土地入股,让失地农民拥有一份可预期的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17.
居民收入10年倍增、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拓宽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管道: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显著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党政领导干部在基层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十八大报告中的一系列“加减法”引人关注。十八炙代表们认为.加减之间.体现的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不断完善(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  相似文献   
18.
可资借鉴的美国“三农”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志远 《团结》2003,(2):40-42,31
1998年以来,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我国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重点,经济理论界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呼声也日渐高涨,但是政策实施的效果始终很不理想。粮棉顺价销售,大量的财政补贴资金最终都流进了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钱柜,农民得到实惠很少;撤乡并镇税费改革,遭遇地方乡镇和基层干部的阻力;改进农业技术扩大生产规模,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但是单一的农村土地承包制没有土地产权  相似文献   
19.
目前的改革并没有打破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基本法律框架,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农地制度尚未建立起来总结过去三十年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最大的成就就在于逐步从政策和法律上认可并赋予了农民土地  相似文献   
20.
高雅 《前沿》2010,(10):76-78
论文从要素投入角度入手,对土地增值重新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农转非土地增值收益应遵循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分配,而农村土地股份制可以较好的体现这一原则。最后,文章给出了农转非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一些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