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57篇
世界政治   1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篇
法律   269篇
中国共产党   635篇
中国政治   1725篇
政治理论   180篇
综合类   1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117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国减灾》2014,(5):8-1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2013年,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汪洋、杨晶、王勇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  相似文献   
92.
Society     
  相似文献   
93.
难忘的五月     
日历翻到2011年5月12日——“5·12”特大地震已经三年了。此时此刻,走进地震灾区的任何一个地方,看到的是一条务新修的宽阔公路、一片片新发展的农业特色产业、一座座充满现代气息的小镇、一排排胜过城市居民住房的农村小洋楼……  相似文献   
94.
编辑同志: 你好! 我是地震灾区的一个农民。因地震时受灾严重,所以家庭经济状况到现在都还不景气。虽然国家对受灾群众大力扶持,但我还是想利用贷款做点事情。请问,现在国家在农村信贷这方面有没有好的产品可供推荐,因为我们没有可供抵押的财产,  相似文献   
95.
近几年来,全球的地震带进入了一个活跃期,各地的大小地震频频发生。据统计,我国80%的破坏性地震发生在农村地区,地震死亡人员60%以上在农村,因房屋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总经济损失的80%左右。可见,目前我国农村的居民住房是地震灾害最主要的承灾体。  相似文献   
96.
在自然灾害易发地区,如果建筑结构能够抵抗强风、洪水及地震侵袭,将挽救无数生命并减少许多破环。对现有建筑增加抗灾功能有时是可行的。但在多数情况下,改建翻新困难较大,成本也较高,因此,在建造之初就应将此类抗灾功能设计在内。  相似文献   
97.
张建新 《中国减灾》2011,(10):17-18
重大自然灾害往往给人们带来严重的个体、家庭和集体的心理创伤。2008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深入做好受灾群众心理安抚和思想疏导工作。汶川地震后,我国首次展开大规模灾后心理援助行动,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展现出中国心理学家和心理学工作者们的专业素养、责任意识和大爱精神,也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相似文献   
98.
佚名 《中国减灾》2011,(7X):9-10
1966年3月8日邢台地震发生后,周恩来总理先后三次冒着余震亲临地震灾区……总理亲民爱民的崇高风范,在人民心中树立起一座永恒的丰碑。  相似文献   
99.
金磊 《中国减灾》2011,(15):26-28
自2011年3月11日,北京时间13点46分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世界有观测史上最大震级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后,灾难后果随无数次较大余震及次生灾害不断升级:截至4月上旬死亡失踪人数一跃超三万人;全日本包括东京在内数百万用户承受计  相似文献   
100.
启程 《中国减灾》2011,(22):39-40
在悲剧面前,欢笑并不是解决的方法。恰恰相反,笑声里隐藏了更深的悲伤。我们给孩子们的最好的教育,应该是打破这种以逃避为解脱的文化气氛。透过面对问题,理解自己在这个宇宙中的真实处境,然后才能很好地处理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