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5篇
各国政治   38篇
工人农民   107篇
世界政治   9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613篇
中国共产党   3610篇
中国政治   4511篇
政治理论   892篇
综合类   125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304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837篇
  2013年   880篇
  2012年   959篇
  2011年   1116篇
  2010年   1392篇
  2009年   1267篇
  2008年   1037篇
  2007年   734篇
  2006年   711篇
  2005年   374篇
  2004年   389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金琴  王从航 《今日浙江》2007,(20):64-64,F0003
2006年以来,东阳市供电局以"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三新"战略为指导,审时度势,及早部署,自筹资金3170万元,对农网改造遗留未改村、农村高损耗台区、安全隐患台区、城乡结合部、农村集镇所在地等进行了大规模的农村低压配网建设与改造,千方百计破解用电瓶颈,更好地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102.
西吉县抢抓西部大开发和自治区对山区交通建设扶持的良好机遇,公路建设如火如荼。目前,一个以国道309线和省道202线为干线、县乡道路为支线、村道为毛细血管的“五纵四横”公路网初具规模。截至2004年底,西吉县通车里程达1169.23公里,尤其是乡村公路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全县26条488公里的县乡公路均达到了畅、洁、绿、美的公路养护标准。  相似文献   
103.
数据     
《廉政瞭望》2005,(4):27-27
城乡差距教育最大城乡差距最显著最主要的是教育差距,就所占人口比例而言,城市本科生是农村的281倍。城市人口中高学历人口的比例明显高于农村人口的比例。这是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于近期发布的研究结果。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在国家重点高校,农村学生和弱势阶层的子女逐渐减少。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地方性高等院校聚集了较多农村学  相似文献   
104.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十六大根据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而提出的全新的发展思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积极探索,采取多方面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5.
陈滢 《求知》2005,(12):34-3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我市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2020年的农村城镇化率将达到80%,每年递增2个百分点以上。因此,如何推动我市农村城镇化健康协调地发展,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6.
今年我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2007] 1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深入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全面建设农村新社区,加快培育新型农民,不断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做好深化“三改一化”的文章,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相似文献   
107.
当前,城乡差距问题日益突出,成为阻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我们要对其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待遇,防止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08.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加快培养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早在2004年3月,贵阳市委、市政府本着“使干部经常受教育、让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指示精神,在全市实施了“双千工程”(即将1000名具备一定微机操作技能的人员派往全市所有村寨开展远程教育工作)。“双千工程”的实施标志着贵阳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为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经常受教育搭建了一个新平台。“双千工程”实施两年多来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9.
汪洋 《新重庆》2006,(8):4-6
今天再次召开全市抗旱救灾工作会议.主要是想再听听各相关部门的意见.对全市抗旱救灾形势和工作进行再分析、再动员、再部署。刚才,鸿举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对抗旱救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既从宏观上部署了抗旱救灾工作.又从微观上提出了许多涉及城乡居民生活的具体措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我完全赞成。这里,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0.
来自农民家庭的青年是乡村振兴重要的内生动力来源,虽然其中绝大多数选择非农就业,但是青年在县域城乡流动显示出其具有参与乡村振兴的现实性.研究采用半结构化质性访谈方法,研究发现,青年对于近几年来乡村振兴工作高度认可,乡村的宜居化吸引青年在村居住,县城青年具有"城乡两栖""客乡"的特征,离县青年对乡村较为疏离,但未来有可能返乡.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主要特点是在村青年对乡村产业兴旺有较高期待,青年参与村庄公共事务最为普遍.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组织形式有村集体引领、青年个体自发带动和青年自组织三种形式.通过分类、比较和归纳,本文提出了青年参与乡村振兴存在以村庄为中心的同心圆结构.通过将青年组织起来,便显现出一条青年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径,即依靠村集体的引领,青年个体自发带动和自组织,让同心圆能够向着村庄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青年自身的社会网络,叠加经过组织活化的同心圆结构,将形成新的青年社会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