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27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69篇
外交国际关系   79篇
法律   111篇
中国共产党   1376篇
中国政治   1204篇
政治理论   301篇
综合类   36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556篇
  2013年   832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解读方式,而据笔者所知,从共同富裕的角度系统地解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孙武安、李建宁二位教授主编的《走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以下简称》走向共同富裕》)在国内目前尚属第一部.  相似文献   
22.
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历程就是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过程。从古代文明的领先地位到近代社会的衰落命运,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历史环境十分险恶,任务艰巨,道路曲折。中国共产党先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上,后是在社会主义道路上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指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庄严使命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23.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列宁这一著名论断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日子里,回顾那段峥嵘岁月,是为了继承和发扬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为了不再让悲剧重演,为了使人们树立起“和平需要共同维护”的理念,为了更好地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秉承这样的宗旨,本刊编发了《抗日烽火燃河南》、《历史,是不能忘却的》两文,借此鞭策我们肩负起历史重任,共同走向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24.
我们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就是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相似文献   
25.
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一个伟大、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数代人的艰辛奋斗方能完成。1945年4月召开的中共七大,是关系到全中国四亿五千万人民命运的一次大会。这次大会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这次大会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指导思想、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及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6.
当前,国学热体现的是中国人在取得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之后,开始自觉地关注精神文明的建设;同时,也反映了在经济发展中,对于我们社会存在的弊端应寻找一种疗救的良方。在民族复兴中要注意文化的复兴,也即重视传统与现代的双向思考。  相似文献   
27.
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 10周年了 ,在这个过程中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为什么它仍然具有无限生机和活力 ,就是因为它凝聚着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 ,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需求作出理论创新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理论观点和论断。时至今日 ,这一光辉文献对于我们科学地总结历史 ,着眼现实 ,展望未来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与时俱进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就必须反对教条主义。教条主义把理论当教义 ,视书本为圣经 ,阉割革命理论的灵魂 ,拿本本去裁剪活生生…  相似文献   
28.
刘惠忠 《现代领导》2005,(12):30-30
人才工作事关党的兴旺发达,事关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冈此,要切实增强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并在具体实施中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相似文献   
29.
回顾中外哲学、文化交流历史, 我们看到,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演进的漫长过程中, 自由、平等、博 爱、人权、民主、共和、科学等这些反映西方工业文明的政治、伦理、哲学思想, 人文主义、科学主义两大现代西方 哲学思潮的许多哲学观念, 对我们的观念更新、社会变革起着催化促进作用。尤其是传入中国的一种先进的现 代西方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 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把一个贫穷落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 旧中国变成了日益繁荣倡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观今鉴古, 今日中国要发展、要富强, 既要宏扬中华民族自己 的优秀文化传统, 又要坚持改革开放, 扩大中外哲学文化交流, 批判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推进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30.
文化复兴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至关重要的。文化所铸冶的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是国家的生命力、创造力与凝聚力 ,是整个民族的脊梁与灵魂。山西在中华文化复兴中占有特殊地位并具有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