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27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69篇
外交国际关系   79篇
法律   111篇
中国共产党   1385篇
中国政治   1207篇
政治理论   303篇
综合类   36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556篇
  2013年   832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刚故去不久的科学泰斗钱学森曾向温总理提出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以此为契机,在学术界引起了关于今日中国为何出不了大师的广泛讨论。因为人们清楚,一个大师缺席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相似文献   
82.
张晓林 《前线》2012,(1):16-1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文化问题、部署文化建设,这反映我们党思想文化的自觉,预示着文化建设高潮的到来,表明文化肩负着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83.
《求是》2012,(23):63
党的十八大报告的重大历史性理论贡献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推进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主题开宗明义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充分表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立场和坚强意志,也充分表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  相似文献   
84.
本文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人民族复兴的目标及内涵,较为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艰难曲折的民族复兴之路,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而艰苦奋斗的辉煌历程,文章最后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复兴道路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5.
“中国梦”,这个通俗形象的概括,既揭示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线索,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中国梦”,就其价值和内涵而言,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个体与集体的统一,中国与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8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闪耀着民族的梦想之光,点燃了人民的信念之火,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方向指引,必将汇聚起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如一人”,“共筑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相似文献   
87.
习近平新时代反分裂观把推进祖国统一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结合,把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列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为新时代中国反对分裂主义、推进祖国统一描绘了战略蓝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五个自觉""八个明确"和"十四条基本方略"构成习近平新时代反分裂观的理论来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下,习近平新时代反分裂观确立了国家、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三大反分裂面向:在国家面向上,明确了国家统一不容挑衅的基本原则,设定了制度和国家性建设两条基本路径;在人民面向上,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树立了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的精神旗帜;在中国共产党面向上,在关乎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清晰划出了红线,展现了战略自信.  相似文献   
88.
刘红 《两岸关系》2015,(2):24-26
<正>1月17日,朱立伦补选为中国国民党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致电祝贺,冀望两党秉持民族大义,巩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之共同政治基础,加强交流,增进互信,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继续前行,造福两岸民众,共成民族复兴之伟业。朱立伦复电感谢,期盼贵我两党在两岸关系未来的发展上,继续扩大交流,  相似文献   
89.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和欧洲地区的一些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制造业复兴战略,试图通过制造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有效互动、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有机融合,推进实体经济复苏,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争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权。无疑,美欧制造业复兴战略给中国带来了诸多挑战和影响,我国制造业处于持续萎靡不振状态。2010年到2013年12月,我国汇丰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持续疲弱趋势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暗示未来出口前景较淡,企业去库存压力大。面对波涛汹涌的美欧制造业复兴浪潮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我们应采取有效的应对战略,一是苦练内功,进一步提升优势领域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强强联合,抢抓国际技术合作机遇;三是发掘内生动力,拓展新兴市场;四是打造技术学院航空母舰,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90.
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曾表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无比壮丽的崇高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历史和人民赋予我们重任,也检验我们的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