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82篇
中国政治   80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积极有效地扩大内需,特别是提升农村的消费能力,扩大农村的需求,不断提高农村消费在整个国民消费中的比重,这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确保"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2.
一、为什么要统筹城乡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任务。这是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哈尔滨这样一个大都市、大农村结构特色鲜明的城市来讲,认真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83.
苏彦君 《党的建设》2013,(11):20-20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省委着眼加快推进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顺应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新期待作出的全局性、战略性重大决策。文县作为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和“5·12”地震全省受灾最严重的县,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加快推进扶贫攻坚、帮助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全面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就必须立足县情,抢抓“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机遇,  相似文献   
84.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把农村基层民主写进党的决议,使其有了纲领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85.
赵英太 《创造》2001,(12):46-46
公心———乡镇领导直接面对广大农村,工作难度大,任务重,群众思想工作难做,计划生育、防汛抗旱、综合治理等等。因此,乡镇领导必须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重,敢于承担责任和风险,勤政为公。耐心———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多,乡镇领导作为一方责任人要当好“一家之长”,切忌心烦气燥,遇到问题要方寸不乱,想方设法理清“乱麻”,解开“疙瘩”,化解各种矛盾。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耐心向群众解释,积极向上级争取,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宽心———乡镇领导眼…  相似文献   
86.
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面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和国内供求关系逆转、买方市场形成的现实,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于1998年果断采取了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投资的重点是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1999年又选择了加大农村电网改造等为突破口,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大江大河的治理和环保的力度。1998年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到14.3%,  相似文献   
8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民群众作为改革的受益者,深深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他们带来了实惠。但是,广大农村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在改革和发展经济中却被忽视了、淡化了,农村两大文明建设显得越来越不协调。2003年寒假期间,我们组织大学生对河南省部分市、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展开了调查。共发出问卷700份,回收649份,其结果引起了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88.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遗憾的是,近些年,在广大农村,爱幼不尊老的现象日益突出。虽然,改革开放使得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上了一个大台阶,但这个“大台阶”体现在不同年龄段的人身上,却有着不完全相同的体现:青少年上的幅度最大,中年人次之,老年人最小——为数不少的农村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理应的提高,甚至连温饱都成了问题。  相似文献   
89.
宫桑 《今日浙江》2007,(13):50-51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广大农村是消费者群体最庞大、管理最薄弱、出事可能性最大的区域.  相似文献   
90.
农村基层干部处于农村改革发展的前沿和第一线,是党在农村开展工作的奠基石,肩负着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组织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进一步重视,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社会的经济体制、市场环境、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化解这些矛盾,是广大农村基层干部面临的新课题,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