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12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46篇
各国政治   137篇
工人农民   241篇
世界政治   36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1篇
法律   1835篇
中国共产党   6847篇
中国政治   7170篇
政治理论   1318篇
综合类   2157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428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485篇
  2020年   639篇
  2019年   304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310篇
  2015年   452篇
  2014年   1265篇
  2013年   1805篇
  2012年   2423篇
  2011年   2124篇
  2010年   2028篇
  2009年   923篇
  2008年   1755篇
  2007年   786篇
  2006年   565篇
  2005年   453篇
  2004年   340篇
  2003年   638篇
  2002年   502篇
  2001年   578篇
  2000年   73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朱明国 《中国监察》2010,(20):19-19
党的十七大以来,广东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准确把握信访举报案件工作职能定位,积极查办信访举报案件,努力推进办案成果多元化运用,进一步强化了信访举报职能,增强了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促进了信访举报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据统计,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直接查办和发函交办信访举报案件16497件,  相似文献   
82.
一、创新党的统战形象需要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树统战干部形象,建党外人士之家”是统战工作部门在统一战线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统战工作模式。作为新型的工作模式,它体现了党的统一战线为中心任务服务、为全局发展服务、为大团结大联合宗旨服务的思想,是统战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思想的一个重要举措。党的统战形象是对党的统战工作思想、机制、能力和作风的高度概括,是我们党执政形象和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党的一级统战组织,在全系统开展“树统战干部形象,建党外人士…  相似文献   
83.
实现"三个转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以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提法取代了经济增长方式的传统提法。从"增长"到"发展"两个字的改变,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实现"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相似文献   
84.
在全党全国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热潮中,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形势下对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对于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扎实推进新世纪新阶段的妇女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两个务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两个务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54年前,正是…  相似文献   
85.
李勇 《求贤》2006,(4):5-5
天津开发区建区20多年来,坚持贯彻“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按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引进高层次人才为重点,以服务企业、促进经济发展为己任”的人才工作指导思想,紧紧抓住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三个重要环节,聚集人才能量。发挥科技优势,推动外向型经济跨越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近10年来在国家级开发区名列前茅,包括“人力资源供给能力”指标在内的投资环境指标也连续8年名列第一。这里,我着重谈谈让人才充分施展才干的问题,就是要发挥好干部队伍、高级人才、高素质劳动力的合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86.
87.
88.
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进展、障碍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对中国和东南亚5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在过去的若干年里,这一合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果,但是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和矛盾,以至于这些问题和矛盾严重阻碍了进一步的合作与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障碍,文章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希望突破目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89.
从内容体系看当前中国文献学的“尴尬”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献收藏量浩如烟海。然而,文献学作为一门学科,形成较晚,且发展缓慢。这种文献量之不断增多与文献学学科建设之严重不足的矛盾,就形成了当前中国文献学研究中一种“尴尬”现象。本文从内容体系角度分析其现象的成因,并尝试运用“大文献学观”构建文献学学科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90.
我国在世纪之交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是新世纪宏观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它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是实施西部大开发这一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人力资源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地位,加强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性研究,对于把西部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现状1、人口文化素质偏低,提高速度较慢。目前西部地区共有3.6亿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8.3%,其中文盲、半文盲的比例偏高。文化素质偏低,提高速度较慢。19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