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3篇
工人农民   86篇
世界政治   100篇
外交国际关系   77篇
法律   515篇
中国共产党   1009篇
中国政治   3165篇
政治理论   146篇
综合类   4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364篇
  2012年   485篇
  2011年   509篇
  2010年   464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334篇
  2003年   286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妇女和发展的范式是西方女性主义与发展主义在建构和实践中结合而形成的,是针对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赋权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这一范式本身对于充分发挥妇女的能动性、提升妇女的地位有着积极的意义,但由于其在本质上存在着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和发展主义的建构性,虽然针对了发展中国家妇女的现实,但在不同的发展社会文化语境下依然出现了一系列实践困境。在中国和非洲坦桑尼亚的实践显示了这一框架与当地社会文化可能产生的不适应性。在中国,应用妇女和发展范式的干预在技术层面出现了不适应性,在结果上出现了"机会和福利异化"的现象;而在坦桑尼亚推广非国际主流妇女和发展范式的中国玉米密植增产项目,却使当地妇女提升了收入,产生了"逆向赋权"现象。这都显示出妇女和发展范式遭遇到发展中国家性别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景观。  相似文献   
992.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时代的发展、中央的要求、群众的期盼,都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干好每一项工作,办好每一件事情,切实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到引领服务联系各方面,团结动员广大妇女为实现“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93.
对“女性发展和性别平等”理论与实践进行中德之间的比较研究,既能增进彼此了解,又可促进相互学习。回顾历史,中德两国妇女运动的产生有着各自的时代背景以及不同的发展路径。当代女性形象未能摆脱刻板僵化的性别角色模式,并常常受到媒体和商业化误导的影响。在女性就业方面,德方专家强调了“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性别平等”理念,中方专家则提出了提高女性就业质量、女性平等获取资源、为家庭工作平衡提供政策支持等建议。全球女性主义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旨在拓宽女性主义思想的范围;而社会性别主流化作为联合国促进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20多年来在中国取得了诸多方面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相似文献   
994.
运用社会学弱嵌入性理论分析影响贵州妇女健康资源获取与分配的各类因素,发现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缓慢、落后的文化习俗观念和国家医疗保障政策的梯度实施是影响贵州妇女健康资源获取与分配的主要因素.贵州省应从提高妇女受教育水平和健康保健意识、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打造促进妇女健康发展的管理体系等方面确保妇女健康资源的有效获取与分配.  相似文献   
995.
过去的一年,在辽宁新一轮全面振兴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妇女典型。她们自强不息、激情奉献,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时代风采;她们不屈不挠、建功立业,把个人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她们立足岗位、创新创造,在推动辽宁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自身价值,充分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本期刊发五位“辽宁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的先进事迹。  相似文献   
99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男女平等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推进性别平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只有全面提高妇女素质,才能为男女两性的和谐发展奠定能力基础。  相似文献   
997.
家庭暴力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最复杂和冲突最激烈,同时也是最为隐蔽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它所具有的普遍性、隐蔽性、逆变性、举证难、处理难等特征,决定了消除家庭暴力,应积极推进“社会性别特别关注”战略,将性别问题纳入决策主流;创设以政府为主导、多机构参与的反家庭暴力综合机制;深化“女性素质工程”,努力提高妇女自身的素质;加快我国《家庭暴力防治法》的立法进程,为规制家庭暴力、切实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依据和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998.
在中国社会近代化过程中,西方来华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所从事的一些活动,包括创办女校、提倡天足、主张婚姻自由、教会妇女识字读经、传播西医等,虽然主观上是为了扩大教会势力,但客观上促进了近代中国妇女的觉醒.  相似文献   
999.
2005年修改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增加了禁止性骚扰的规定。在欢呼雀跃之余,人们再次发现,近年来有关性骚扰的案件原告胜诉的并不多,大多数性骚扰案件普遍面临着“立案难”“取证难”“赔偿难”三座大山……  相似文献   
1000.
《妇女时报》的编辑者自觉地大规模刊登女性照片,这在女性报刊史上尚属首次。这些女性摄影形象展现了清末民初上海中上层社会女性的现代生活方式、人生理想和性别观念。她们既是现代性进程的产物,又借助于媒介的构建作用而反作用于女性群体本身。她们以其过渡时期特有的矛盾特质,标志着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开辟了现代女性视觉形象的第一个阶段。从此,围绕女性形象的视觉文化进入了现代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