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50篇
中国政治   65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年逾百岁,仍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笔耕不辍。先生文人雅士的淡泊朴实和宽厚、深情重义的仁者风范,使我们领略到一代国学大师的风范。  相似文献   
12.
<正>季羡林先生走了,他的一句诙谐语:"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却成了名言,在我们这个社会流行,时髦得很。汉语中,不说真话谓之"瞒",编造假话谓之"欺",后者比前者更受道德的谴责,盖因有的隐瞒在人伦中也许是出于某些可以谅解的原因,而造假则属于主动使坏,是不可原谅的。虽然,瞒  相似文献   
13.
晚近,季羡林先生的头衔,除了教育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通常还有一项"国学大师"。为此,有人在报上陈辞,认为"季羡林的专业是佛学和梵文研究,算不上国学大师"。有人又撰文反驳,认为"传统国学的许多重大领域季羡林都涉及到了,绝对称得上是国学大师。"窃以为,这事不值得争辩,在东西融会、环球一  相似文献   
14.
有畏有无畏     
季羡林先生在谈人生的系列随笔中,有一篇短文叫《有为有不为》。文章开宗明义:“‘为’,就是‘做’。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这就是‘有为’。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这就是‘有不为’。”紧接着指出:“在这里,关键是‘应该’二字。”  相似文献   
15.
葛维钧 《南风窗》2008,(7):92-96
日前读《中华读书报》,偶见2007年10月31日第18版"热读"栏目有一篇文章《钱文忠:再现玄奘的真实形象》,对"百家讲坛"《玄奘西游记》所成同名图书进行了评价。读后发现无论正文,还是简介,第一段都有问题,这就引发了我谈谈个人看法,并对若干  相似文献   
16.
《学习导报》2010,(17):1-1
近年来,随着钱学森、季羡林、吴冠中、钱伟长等科学、文化大师驾鹤西去,一种“大师焦虑症”弥漫中国。人们追问,为什么在今天这样一个中华民族正在经历伟大复兴的时代里,能够与前辈比肩而立的新一代大师却千呼万唤出不来?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17.
《精神文明导刊》2009,(9):57-59
2009年7月11日,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走完了98载人生历程,含笑西去。集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于一身,精通12国语言,却永远一袭卡其布的中山装。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摘下外界冠以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项称谓,甘愿找回一介布衣的本真面目。先生风风雨雨的近百年人生.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历程的真实写照。透过老人平易近人的絮语,人们仿佛随着他翻阅人生书本中生动的一页页。  相似文献   
18.
季承 《各界》2010,(8):6-9
季羡林作为一代国学大师虽已辞世,但生前身后的种种是是非非似乎因为当事人的远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在外界的种种猜测之下,大师之子季承终于无法再缄其口,历时年余而成《我和父亲季羡林》。在儿子笔下,季羡林可以说是一个人生的失败者,一个有国无家的浪人,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作者希望读者能够接受一个有缺陷的季羡林。  相似文献   
19.
柴静 《今日浙江》2008,(9):59-59
季羡林,这个宣统三年出生的人。经过清朝,经过袁世凯的洪宪,经过国民党的统治,一直到解放,一直到走过“手臂举起像树林一样的天安门”……说起这一段,还真像个孩子。  相似文献   
20.
梁衡 《新湘评论》2009,(8):50-52
98岁的季羡林先生离我们而去了。 初识先生是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一次发奖会上。那时我在新闻出版署工作,全国每两年评选一次优秀图书,季老是评委,坐第一排,我在台上千一点宣布谁谁讲话之类的“主持”之事。他大概看过我哪一篇文章,托助手李玉洁女士来对号,我赶忙上前向他致敬。会后又带上我的几本书到北大他的住处去拜访求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