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38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20世纪前半叶,中外学术界关于唐代经济史的研究取得了奠基性的重要成就,原创性地提出并论证了唐代经济史的许多重要课题和基本范畴,并一直走着社会经济史的研究道路,形成一个研究高潮,基本建构起了唐代经济史研究的学术框架和学术体系,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和学术史意义.  相似文献   
52.
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由于深受各种主流意识形态影响 ,已经严重偏离了美学自身真正的对象与目的。它在历史中所留下的学术空白则正是由中国非主流美学来填充的。主流美学的主要问题在于 :一方面以哲学语境与话语为基础 ,混淆了“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另一方面则是在逻辑上未能区分开“中国底美学研究”( Studyof Chinese Aesthetics)与“中国的美学研究”( Study of Aesthetics in Chinese)。对 2 0世纪中国非主流美学进行分析与整理 ,不仅有助于丰富人们对中国美学学术史的认识 ,而且对重新评价本世纪中国美学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3.
大约40多年前了,读过梁启超先生的《欧游心影录》,接着读《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论》等。那时很幼稚,字都认识,内容也知道,但读不懂,因为没有梁先生的经历,不懂梁先生的思想背景,  相似文献   
54.
[英]戈登·休斯著,刘晓梅、刘志松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本书主要从犯罪学、社会学和学术史的角度,探讨了"犯罪预防"这一语焉不详的概念。在这本书中,作者对当前和历史上对犯罪预防,特别是与社会控制密切相关的争论与探讨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评价。在关于犯罪预防的理论探讨方面,本书的论述超越了传统的国界,在对历史进行了回顾与批  相似文献   
55.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本书作者余英时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是美国哈佛大学史学博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休教授、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该书的主人公胡适无论在我国文化史、思想史、学术史或政治史上都一直居于中心位  相似文献   
56.
黄海 《世纪风采》2008,(8):34-38
1909年8月11日,一个浓眉大眼、惹人喜爱的小男孩,在浙江省义乌县吴店乡苦竹塘村一个教书先生的家里出生了。这个小男孩长大成人后,在中国现当代学术史和政治史上都留下了浓重而又不可磨灭的一笔。他就是著名历史学家、曾任过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  相似文献   
57.
卞仁海 《求索》2015,(1):158-163
避讳是指语文生活中或行为方式上的避忌现象,避讳学就是有关避讳研究的一门学问。历史悠久、文献丰富、成就巨大,是中国避讳研究的最显著特点。然而述而不作的治学思想、通经为第一要务的功利目的,导致人们长期关注避讳材料的整理而疏于避讳学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陈垣《史讳举例》以前的避讳研究,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避讳学。二千多年来的中国避讳研究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先秦至明代的避讳史料学时期、清代的避讳学萌芽期、近代的避讳学形成期、现代的避讳学发展期。避讳学和历史学、语言学、民俗学、文献学、文化学等诸多人文学科密切相关,但是,不能沦为其附庸。我们应该走出"盲人摸象"的误区,建立独立的一般避讳学。  相似文献   
58.
尽管梁启超认为孙中山“眼光极锐敏,提倡社会主义,以他为最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不过,梁实为中国介绍社会主义思潮的第一人。他有关社会主义的言说,间杂于其政论、书序、游记、演讲、书信等诸文体,晚近学术界多从社会主义思潮早期传播史的视角予以观照,其不足突出地体现在对于梁启超后期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后的相关言论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59.
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法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6年,中国经济法学界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围绕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经济法问题展开研究,在领域的拓展、方法的创新、认识的深化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特别是总论中的理念、权利和研究方法研究,宏观调控法中的所得税法和计划法研究,市场规制法中的反垄断立法、消费者界定、证券业市场规制研究,跨领域制度中的涉农法律问题研究等。2007年经济法学研究有必要在论题的选择、方法的更新和交流的拓展方面作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60.
李方祥 《学习论坛》2004,20(9):57-61
中国共产党学术史是中共文化史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 ,中共党史学应对此予以关注 ,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学术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