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20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55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5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政府绩效评估亟待加强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国家相继掀起以政府绩效评估为核心的政府改革。受全球性政府评估大趋势的影响,199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重视政府缋效评估这一新的公共管理工具.并开展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政府绩效评估研究和实践活动。然而,现有政府绩效评估的研究侧重于定性研究,对定量研究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鉴于目前的情况,本文提出在政府绩效评估中多一点实证主义,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并重,不应该有所偏废,在现阶段尤其要重视定量研究,并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讨论了如何推广定量研究在政府绩效评估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西方形式主义司法有其独特的文化成因,根源于实证主义法学,判例法、法典化及司法的困难促进了司法的形式主义。中外形式主义司法在解决纠纷中有着不同的作用机理,西方的形式主义对我国司法的改造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13.
刘丰 《外交评论》2006,91(5):96-102
实证主义是指导国际关系研究的一种元理论立场,在国际关系学术界占据主流地位,其核心特质是主张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科学的一致性以及经验上可以验证。在实证主义内部,有不同的分析工具、视角和方法,这些实现科学研究的不同路径有着各自的优劣长短,在研究中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可以协同使用来促进研究的完善;在实证主义外部,面临着诸多元理论立场的冲击,这些多样的视角构成后实证主义阵营,由于存在着根本上互斥的基本假定,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的争论仍在继续,将在对立中并存。  相似文献   
14.
现代法权的发展始于16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法权体系经历了从近代法的形而上学到分析实证主义法哲学的发展路程。从现代法权的概念解构出发,着重分析了现代法权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两种外化表现,即意识形态化和技术理性化,进而指出了现代法权的异化性质所在。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正值时代变革,各种思潮纷纷涌现,学术界的论战声也此起彼伏。1964年,由罗兰·巴特为首的新批评和以皮卡尔为代表的学院派围绕作品的意义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论战。这场论战在当时的法国学术界引起了极其强烈的反响,巴特作为新批评的代言人引领起了一股文学批评的新浪潮。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初资产阶级逐渐战胜封建地主阶级,并取得了统治地位。随着政权的确立和巩固,一方面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群众的矛盾也日趋尖锐,另一方面伴随着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为了缓解社会上存在的矛盾,资产阶级急需一种理论武器,以便于统领人们的思想。如此,实证主义及它的后裔之一的实用主义相继产生。尽管它们生长于不同的土壤之中,但是它们却都是源自于自然科学中的"实践精神",都深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观的影响,注重现实,立足于所谓的"实践"之上。  相似文献   
17.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领域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和混乱.梳理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层次,分析亍实证主义、解释主义和批判理论三种常用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在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与技术方面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威尔哲尔的目的行为论主要包含了三大哲学思想:其一为物本主义存在论;其二为新康德主义;其三为实证主义。该理论受当时德国的政治形势及广为流行的非理性主义的影响较大。其不足之处在于:对过失犯与不作为犯的解释过于牵强,而这原本却是可以避免的。此外,行为于犯罪论中所处的地位应是独立的,它是超然于犯罪的上位概念。  相似文献   
19.
关于犯罪原因问题的研究是伴随着对犯罪问题的思索而相始终的。从古希腊时代开始直到现当代,西方犯罪学界关于犯罪原因问题产生了浩繁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应当成为我们思考犯罪问题的重要借鉴对象。本文将对西方犯罪学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关于犯罪原因的学说与理论进行考察,对于西方学者所提出的预防犯罪的对策,也予以简要介绍,以期对构建我国的犯罪学研究与犯罪预防策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曾莉 《法律科学》2009,27(2):22-29
在法官造法意义上的“自由裁量论”争论中,德沃金认为司法过程实际是法官们在法律规定的幅度内依法行使自由裁量践行裁判,反对法官造法意义上的“自由裁量论”。所有的法律实证主义者都同意法官造法意义上的“自由裁量论”,基于对法律效力的渊源类判准和内容类判准的不同理论主张,包容性实证主义法学与排他性实证主义法学在此种“自由裁量论”适用空间上也存在着极大差异,渊源类判准及内容类判准适用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的不同适用空间也是包容性与排他性实证主义法学的理论分野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