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66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1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8 毫秒
61.
2011年3月.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对民事审判活动与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若干意见(试行)》规定,对检察机关纠正法院审判活动违法行为提供了依据.试图尝试从制度层面解决对审判活动监督难的问题。但是在实践中.法院能否接受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意见.检察机关开展审判活动检察监督工作中自身存在的问题.基层检察院与基层法院之间在某种关系上的协调与对立.  相似文献   
62.
刑事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对人民法院的刑事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和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否正确所进行的专门法律监督,具体包括对人民法院第一审审判活动、第二审审判活动是否合法以及对申诉案件的审查监督.  相似文献   
63.
陈茹  陈茜 《中国审判》2010,(5):60-61
她们就是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女书记员们。她们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女孩,每天的工作就是用键盘记录着审判活动的点点滴滴,又或是重复着立案、排期、送达、卷宗装订、归档……但是,就是她们承担着济南中院每年7000多起审执案件的开庭、调查、合议等记录工作,每年制作的各类笔录都在2万件以上,记录字数超过几千万字,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繁重的审判辅助性工作。  相似文献   
64.
王天航 《学习月刊》2010,(20):117-118
房县法院充分发挥能动司法作用,以凋解为主要手段,能动司法,和谐司法,依法开展民商事审判活动,积极参与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着力构建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格局.为促进和谐房县、平安房县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5.
无论在刑事诉讼还是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司法实践中,证人不愿作证和拒不出庭作证一直是一个广泛存在悬而未决的复杂问题,证人拒绝作证不仅严重妨碍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且对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也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为了解决证人出庭问题,在强调证人必须出庭的同时,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证人的保护。本文拟从证人保护的必要性出发,分析我国现行立法确立的证人保护制度的不足,从而提出重构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66.
所谓刑事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为保障人民法院统一正确地行使国家刑事审判权,而依法对人民法院的刑事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及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否正确所进行的专门法律监督。检察机关通过刑事审判监督,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我国现行宪法、检察院组织法以及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67.
张志明 《人民政坛》2007,(11):32-32
永安市位于福建省中西部山区。长期以来。由于辖区点多、线长、面广。偏远乡村的群众打官司存在许多不便。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今年永安市法院在4个街道23个社区、11个乡镇228个村全面开展以法制宣传、巡回审判、法律服务、综合治理四项工作下基层为主要内容的巡回审判活动。通过在基层设立巡回审判点,实行法官片区责任制和巡回办案制,并积极推行预约立案、网上立案、电话解答、就地开庭、现场速裁、下访接待等便民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基层群众打官司交通不便和费时费力的难题。  相似文献   
68.
陈果 《湖湘论坛》2007,20(4):66-68
民事检察监督是人民检察院根据《宪法》、 《民事诉讼法》对人民法院在民事审判活动中的不当行为进行的法律监督.现行检察院启动再审程序的范围过宽,导致了国家公权力干预私人纠纷的危险.因此,必须首先确定检察机天启动再审程序的条件,然后对其启动再审程序的范围予以理性的限制,以期对我国立法改善提供一点点理念素材.  相似文献   
69.
论清代广西司法对少数民族民间习惯的认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0.
《刑法》第397条第一款对徇私枉法罪的罪状描述为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巾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该条很明确地将徇私徇情作为犯罪主观方面的要件进行了规定。按照这一规定,如果无徇私、徇情的动机,就不能构成本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