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6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47篇
综合类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张晓国  何保国 《创造》2002,(10):18-19
通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使富源县各族人民都以目标上的前瞻性,思路上的开创性,方法上的灵活性,高标准、高起点地做好各项工作,从而推动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63.
梁志敏 《创造》2003,(6):6-7
一、富源是云南省的产煤大县,也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68亿吨,远景储量达206亿吨,占云南省总储量的二分之一,且煤种齐全,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看好.2002年,全县生产原煤520万吨,洗精煤35.2万吨,焦炭112万吨,分别占全省的五分之一、二分之一,全市的三分之一以上,实现煤炭工业总产值5.44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2.2%;实现利润1亿余元;上缴国家和地方税费1.48亿元;全县各煤矿捐助公路建设1061.98万元,捐资建校254.82万元,投入矿区环境绿化173.33万元,全县上矿人员达3万人,获取收入3.535亿元,人均1.18万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600余元来自煤炭,占纯收入的45.8%.煤兴百业兴.煤炭工业的发展,带动了运输、机修、商饮、建筑建材等产业的迅猛崛起,带动了城乡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转移了一大批城乡剩余劳动力,缓解了社会矛盾;壮大了城乡集体经济实力,增加了对城镇、农田水利、修路、架电、科教文卫、环境改造等公益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快了扶贫致富奔小康进程.  相似文献   
64.
李瑞国 《创造》2001,(12):40-41
“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正在农村全面展开,农村党员如何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富源县老厂乡黑克村委会独家村党小组的8名党员的所作所为,给我们作出了回答,请看:富源县老厂乡黑克村委会有个独家村村民小组,村民小组设有一个党小组,8名党员,居住着60户273人。多年来,党小组一班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向贫困宣战,依靠科技发展农村经济,大干水电路,改善基础设施,抓精神文明建设,整个村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十年磨一剑。十…  相似文献   
65.
富源县人大常委会从五个方面强化“抓手”.使人大宣传工作取得明显效果。尤其是近四年来.在抓好常规宣传外.注重抓好利用各种报刊杂志开展人大宣传工作.全县宣传人大的稿件被省、市级报刊杂志采用的数量逐年攀升,2002年21篇.2003年38篇.2004年66篇,2005年94篇.四年共计219篇,同时被县电视台采用的500多篇(条).为人大工作鸣锣开道.营造了较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66.
伤残矿工的无奈之举 “贺嘉能如果在我面前,我要咬他几口。”这是伤残矿工对云南省富源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首席仲裁员贺嘉能的控诉。  相似文献   
67.
富村镇位于云南省富源县中部,距县城63公里,东接贵州盘县乐民镇,西与罗平县富乐镇隔河相望,南与黄泥河镇、老厂乡毗邻,北与营上镇接壤。全镇辖21个村委会,204个自然村,271个村民小组。19272户83412人。素有旱码头之称。2005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2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81元。通过努力,多项工作跃入全县前列。  相似文献   
68.
有着“西南地区最大的无烟煤田”和“全国魔芋种植第一乡”称号的富源县老厂乡,在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把组织活动渗透到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使具有不同专长和从事不同行业的党员找到了发挥作用的平台。他们依托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已经出现的煤炭优势产业、魔芋特色产业,积极调整以行政村为单位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格局,在党员人数50人以上的9个村全部设置党总支。  相似文献   
69.
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是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富源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完善五项措施,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的面商率达100%、办理率达100%、满意率为98%,解决率不断提高。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70.
李嘉礼 《云南人大》2008,(2):22-23,26
富源县是云南省的产煤大县,煤地质储量为204亿吨,至2006年,县域原煤产量达1645.5万吨,实现煤炭工业产值48.1亿元。以煤炭为主的工业发展为富源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县人大信访室里,群众对环境恶化不满之声不绝于耳,一封封申诉污染的信件纷至沓来。人民的意愿就是人大的意愿,人民的呼声就是人大行动的号角。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富源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镜头就对准了政府环保工作,把环境污染这一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监督的重点,走上了环保监督的“长征”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