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03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54篇
各国政治   165篇
工人农民   211篇
世界政治   27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6篇
法律   2375篇
中国共产党   4573篇
中国政治   5176篇
政治理论   1122篇
综合类   240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353篇
  2021年   629篇
  2020年   885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346篇
  2014年   890篇
  2013年   940篇
  2012年   1039篇
  2011年   1107篇
  2010年   1144篇
  2009年   1215篇
  2008年   1669篇
  2007年   1244篇
  2006年   1122篇
  2005年   918篇
  2004年   496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607篇
  2001年   512篇
  2000年   299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联合课题组 《求知》2006,(10):36-38
一、和谐要讲原则 企业和谐,不是表面上的和和气气或无原则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和谐要讲原则”,这是通过总结合资企业发展过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得出的共识。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没有成熟的企业合资合作经验和完善的政策规定,有的中方企业经营者把和谐理解为无原则的“合作共事”,怕与外方发生矛盾而无条件地服从,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敢坚持原则;有的中方企业经营者只考虑企业利益而忽视员工利益,在员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敢站出来为员工讲话,怕因此而影响与外方的关系,造成企业与员工、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关系紧张,企业内部矛盾凸现、问题重重。这些深刻的教训表明,构建和谐企业,不能不讲原则。构建和谐企业,要坚持以国家、企业和员工利益相统一、相兼顾为原则,以保障国有资产权益为前提,用发展的大目标去化解矛盾、调解分歧、凝聚力量:要区别中外双方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确立和谐的原则。  相似文献   
42.
《重庆工运》2006,(9):12-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为进一步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工作。充分发挥集体合同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43.
李玉祥 《工会博览》2006,(13):47-47
近日,东城区依法治区办公室、区总工会、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区工商联,根据去年区政府与区总工会第五次联席会议议题,为构建和谐东城,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特别是促进辖区内非公经济的发展,共同组织开展了2006年“工会及劳动法律法规宣传月”活动。  相似文献   
44.
《工会博览》2006,(3):35-35
日前,海淀区劳动、工会、建委、公安四部门联合成立了2个执法检查大队,对27个重点工地、37个重点劳务公司和去年发生过拖欠工资现象的劳务公司进行了重点检查。  相似文献   
45.
宋玉琴 《求贤》2006,(9):36-36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格局.日本松下电器产业公司对人事管理制度进行了根本性变革,以人为本、尊重个性、拒绝平均是改革的指导思想,更是松下电器产业公司的制胜法宝。松下的员工在公司是有血有肉的个体,不是冷冰冰的劳动工具和赚钱机器。松下给人才以尊重,给他们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鼓励他们为企业的兴旺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46.
冯文杰 《新东方》2006,(3):45-47
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法律界人士关注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于2005年10月27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并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修订的《公司法》由原《公司法》的230条减少为219条,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法律制度,更好地保障了投资者、经营者及劳动者等各方面的法律关系,此次新法的出台更是众多中小股东期盼已久的,这次修订将成为我国公司法律制度改革道路上的重要一步。一、注册资本金额、缴纳方式及股东出资范围的调整原《公司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  相似文献   
4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它体现在各个领域。在立法中树立创新观念,坚持创新精神,对于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积极和重要的促进作用。一、立法坚持创新精神,为国家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我国的立法一是依据实际情况,二是依据宪法。从总的来说,立法是将成熟了的实践或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党和国家的政策上升为国家的意志,制定为法律。但有很多时候,尤其是为了引导社会转型和达到变革的目标,需要不断地创制新的法律,以保障国家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 立法坚持创新精神,首先,要遵循实践是立法的母亲的原则,根据我国社…  相似文献   
48.
朱德一生追求光明、追求真理,在青年时期就树立了高尚的人生价值观.他把为国家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作为其崇高的人生价值目标;把一心为民的人民利益观作为他的人生价值取向;把坚定不移地寻找真理作为他的人生价值追求.青年朱德的高尚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正是他思想不断升华和不断超越的过程.研究伟人青年时期的思想发展,对我们当代青年人建立起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49.
1997年的刑法典,统一和比较完备性是其主要特点。这是因为从1979年的刑法典到1997年刑法典期间,我国刑法发展的现状对一部新刑法典的要求。新刑法明确规定刑法的基本原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刑法内在的统一和比较完备性;新刑法完善的体系结构体现了刑法形式的统一和比较完备性。  相似文献   
50.
《学习时报》6月6日刊登评论员文章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紧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还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来考虑问题。这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要坚持靠改革和发展来解决社会矛盾,警惕和防止往回看的思想苗头。当前,我国社会建设领域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后必然产生的,解决这些矛盾,关键还要靠发展。我们不能对计划经济时代以平均主义为特点的“社会和谐”抱有缕缕思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