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9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101篇
中国政治   167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4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国工运》2013,(6):59-59
浙江义乌市总工会张锦清来稿.介绍了义乌市总工会针对今年职工就业难问题.切实履行职工“第一责任人”和“第一帮扶人”职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社会资源,狠抓技能培训、基地建设、典型培养和服务扶持.全力推进职工就业创业行动的做法。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多渠道提升职工就业创业本领。  相似文献   
72.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大量公安院校毕业生不能对口就业,已经影响到公安院校的发展,也给公安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解决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改革现行公安教育体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3.
当前,满足农民增加收入愿望,已成为发展山区农业、农村经济,确保农村治久安、农民安居乐业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因此,适应农业发展的阶段性变的要求,因地制宜探索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山区市场观念滞后、增收渠道萎缩、农民异地就业难等问题,笔者认为应从四方面下功夫,推进山区农民创新创业,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一、转变思想观念,开拓增收思路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要引导农民打破自我封闭的思想,树立全面开放的念,要敢走四方闯天下,走出农村的小天地,进城进镇进入大世…  相似文献   
74.
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每年有数百万大中专毕业生拥向社会寻求职业。进入2005年,全国又将有337多万毕业生走上社会,而167万的考研大军再创历史新高。国家公务员招考比例上升为37::1……数字表明,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财富,是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发展的永久动力。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全社会应当共同努力,千方百计地破解这道难题。  相似文献   
75.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屡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作为多年稳坐难就业人员排行榜“冠军”的法学本科专业大学生,苦衷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76.
“看病难”“入学难”“就业难”。此三难是民众最为关心的,医疗费高企是看病难的主因。而药费高企则是其中的根本原因。最近爆出的葛兰素史克“贿赂门”事件暴露出患者耍为凭空加进来的占总药价20%至30%的“运营成本”买单。多年来一直呼吁的、为避免“以药养医”弊端的“医药分离”改革,收效甚微。个中原因值得回味。  相似文献   
77.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果多因的综合性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四关:一是就业期望值偏高与择业倾向偏差关;二是政府的就业机制及劳动力就业市场的不完善关;三是高校教育与社会用人需求不匹配关;四是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不足关。  相似文献   
78.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是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对于有1亿人口的河南来说,就业更是涉及千千万万百姓的切身利益。近年,河南省委、省政府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把促进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取得了  相似文献   
79.
书林漫步     
《部长访谈录——"十二五"规划热点面对面》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编人民出版社2011-3-1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房价过高、发展不平衡、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城市交通拥堵、中美关系走向……新形势下这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现实问题,已经摆在了中国部长们的面前。他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对未来有什么样的计划?  相似文献   
80.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其就业问题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从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开始扩招,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也从统分统包政策向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政策转变。2003年是中国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当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2 12万人,此后每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