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27篇
工人农民   38篇
世界政治   14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0篇
法律   774篇
中国共产党   1024篇
中国政治   1401篇
政治理论   306篇
综合类   4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301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438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针对当前存在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构筑现代诚信大厦,是摆在国人面前一项重大而严肃的时代命题。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呼唤重建诚信文化诚信文化是指诚实守信为核心理念的行为准则,并为人们所共同遵守的价值体系。诚信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题中要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当前我国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充分表明,诚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是推动人与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撑,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德依据。从现代社会的视角看,弘扬诚信文化是一个社会健康运行的根基和精神纽带;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和应遵循行为准则。当前,整个社会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现象确实令人堪忧,说严重点到了“可怕”的地步。一是官德滑坡,滋生腐败。突出表现在政绩弄虚作假,年龄履历造假,以权谋私敛财,生活腐化堕落等;二是商德滑坡,不讲诚信。假冒伪劣防不胜防,坑蒙拐骗花样百出,虚假广告随处可见,令人心怵的案例有“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黑煤窑”等不一而足。三是公德滑坡,人心不古。  相似文献   
102.
今年以来,《求是》杂志在第1期、第4期、第7期相继刊发《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认清道德主流坚定道德信心——再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正视道德问题加强道德建设——三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共三篇署名"秋石"的文章。"道德三论"引起读者广泛而强烈关注,就此《人民日报》进行了详细解读。本刊特分三期予以刊发。  相似文献   
103.
"光棍节"是一种流传于年轻人的娱乐性节日,以庆祝自己的单身生活。"光棍节"产生于校园,通过网络等媒介传播和商业因素的推动,近年来已蔓延到整个社会,逐渐形成一种节日文化。如今,这天已成为年轻人聚会、狂欢、购物、相亲或结婚的日子,造就了比传统意义的五四青年节还要深入年轻人心目中的节日。出现这种现象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对于这种现象,我们要积极应对、深入分析、疏通引导,帮助青年塑造健康向上的节日文化,树立理性的节日休闲观。  相似文献   
104.
对于当前中国收入分配领域的种种矛盾现象,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分配差距.主要是指分配的结果。另一是分配不公.指的是对造成分配不平等结果原因的判断。这两个问题.存在于所有经济体制和所有发展阶段。有所不同的是.在当前的中国.分配差距往往与分配不公高度关联。而分配不公.又与现实收入分配秩序的不太规范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05.
历史虚无主义现象既受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又有着自身运动的主客观条件。因而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绝不能仅聚焦于一般意义上所界划的政治观型维度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视域,也必须关切以日常生活观型、文化观型等样态呈现出来的历史虚无主义现象,后者恰恰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滋生、扩散并危害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一定的环境和条件。故在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深刻批判之后,深刻透视历史虚无主义现象生成布展的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情境的基础,探析遏制或削弱其存在的各种土壤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6.
一、特权的主要表现(一)公车私用现象严重近年来有关部门加大了管理力度,公车私用的现象有所收敛,但还是比较普遍,表现在走亲访友用车、观光旅游用车、钓鱼用车、婚丧嫁娶用车、吃喝送礼用车、接送孩子上放学用车、妻子儿女用车、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用车等等。(二)公务接待超标准等违规消费惊人据《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介绍,有人统计,我国每  相似文献   
107.
《人民论坛》2012,(3):40-41
2011思想理论观点浩如烟海,如何选出有价值和有代表性的观点?我们遵循如下标准:一是学界和舆论界关于2011年以来的一系列热点大事件的代表性观点;二是反映典型社会现象背后规律性特点的观点;三是反映重大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08.
金真 《理论导报》2013,(5):43-43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反对铺张浪费等措施的贯彻落实,一直以来牛气冲天的奢侈品行情明显下挫,一些品牌也暂时放缓在中国的拓展计划。(5月1日《人民日报》)《华尔街日报》近日报道,国际奢侈品牌在中国有个"肮脏秘密":中国人已经成为它们最好的顾客,但它们却一直多收中国人的钱。目前国内奢侈品价格平均比法国高72%、比美国高51%、比香港高45%左右……媒体将这一看似有悖公平的现象描述为国际奢侈品牌的"肮脏秘密",  相似文献   
109.
张宏琼 《学习月刊》2013,(18):10-11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十八大以来.“反腐风暴”掀翻了李春城在内的一批高官.提振了公众的反腐信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坚决惩治腐败的决心.同时也是在警告领导干部不得有特权.纪律面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然而,特权伴随中国走过历朝历代.已成了生活的顽疾.形成了一股阻碍国家改革和发展的暗流.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110.
当前中国法治精神缺失具体表现为:"权力主治"而非"规则至上";"守法机会主义"而非"法律得到普遍的遵守";"选择性执法"而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走关系"而非"走程序"。通过对诸种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剖析,文章指出学术界的研究与政治实践本身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化解法治精神缺失问题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