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1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8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工读学校作为一种教育事实,其名称变化存在自身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历经六十年发展,工读学校分化明显,学校名称变化不仅反映了其自身定位的变化,也体现了教育功能与社会制度变革的要求,合乎知识经济形态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分析工读学校名称变化的外因和内因,对我们重新审视这类教育机构的教育属性及其在社会转型期的定位具有重要的现实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工读学校是矫治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特殊教育部门,发挥教育集体的功能,针对特点实施教育与转化,是工读教育矫治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重要经验,只要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在湖南省恢复工读教育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3月17日,主题为“高中阶段的工读教育研究”的上海市第二届工读教育论坛在长宁区社区学院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市青保办主办,长宁区教育局和长宁区青保办承办,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法研究会和上海市工读教育专业委员会协办。本市高校、社科院等方面的专家,市综治办、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系统的有关负责同志,区县从事青少年保护工作及本市、杭州、南京等地工读学校的同志100余人参加了会议,市府副秘书长柴俊勇、市教委副主任李骏修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本市长宁、崇明、宝山、浦东和杭州等工读学校和有关方面专家就工读教育如何向…  相似文献   
14.
英国伯明翰市的特殊教育的目的和功能,与我国的工读教育是基本相同的,旨在教育转化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学生,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虽然伯明翰特殊教育的诞生只有20多年的历史,却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由“工读学校”和散布全市的九个“学生行为帮扶中心”一起构成了预防肯少年违法犯罪的网络运作机制,起到了应有的积极作用。而我国的工读教育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教育和挽救了数以万计的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但体系还不够完善,工读学校的运作遇到了重重困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伯明翰的特殊教育对我国的工读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读教育在短短五十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从起步到高速发展、再到举步维艰、在困境中发展的历史轨迹。笔者在总结中国工读教育五十多年发展轨迹的基础上,提出了工读学校未来发展的六大思路:由纪律主导向文化主导转变;从封闭管理向开放办学转变;从孤立发展向协同共育转变;由重视传递知识德育向灌注全方位德育转变;由粗放单一模式向粗细多维模式转变;由只关注学生现状转变为为问题孩子的未来乃至一生奠基。  相似文献   
16.
未成年人犯罪的形势依然严峻,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应重视从源头抓起,下大力解决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矫治问题。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尚存在缺陷,当前亟需完善禁止未成年人吸烟法、制定工读教育条例、尽快出台流浪儿童救助管理办法、完善监护制度立法,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再设立一道法律保护的屏障。  相似文献   
17.
工读学校,这个词汇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消失,取而代之的规定是兴办“专门学校”为那些有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提供义务教育。 目前,最令工读学校困惑的是:工读学生毕业后却又走向犯罪的道路。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六中的法制课老师周龙表示,目前我国的工读教育主要接收初中学生,到九年制义务教育完成就结束。这不利于工读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治,应延伸到高中,而国内目前只有上海将工读教育延伸到高中阶段。  相似文献   
18.
工读教育是针对具有人格缺陷[1]和不良行为习性、不适于普通教育的未成年人所采取的一种特殊教育,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项措施。近些年来,工读学校的存在依据受到置疑,办学陷入困境。为此,我们课题组对全国工读学校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