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1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8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罗干指出,加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今年5月,中央专门召开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22.
工读教育是我国青少年犯罪预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工读教育在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维护中小学正常教育秩序以及弥补家庭教育的缺陷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面对社会的巨大变革,工读教育也面临很多困难与问题。上海工读教育发展策略主要有:优化与拓展工读教育的功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范收生标准与程序,完善办学模式,健全法律法规等。  相似文献   
23.
我国工读教育经历着教育学与法学发展的双重影响,且内嵌于社会转型之中。近年来全国工读学校的数目一改以往逐年下降的特点,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工读学校开始呈现出"去工读化"和"再工读化"两种截然相反的发展趋势。法律的滞后,尤其是法律性质定位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工读教育改革的关键。矛盾且混乱的现状,迫使我们不得不对工读教育的性质定位进行反思。工读教育的第一属性,必须在教育和司法上有所抉择。重构后的专门学校保留原工读学校的特殊教育职能,作为义务教育的补充,而工读学校则保留在少年司法领域内,以保护处分理念为基础作为新的收容教养机构进行重构。这既是对前期改革的尊重,也是对少年司法现实需求的回应。  相似文献   
24.
本文追叙了我国工读教育的历史,综述了我国工读教育在政策、法规中的定位,分析了我国工读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工读教育立法问题,并提出工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5.
上海工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读教育是我国青少年犯罪预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治安形势的变化,工读教育也面临了新的困难与问题。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对策主要有:优化与拓展工读教育的功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范收生标准与程序,完善办学模式,健全法律法规等。  相似文献   
26.
中国工读教育在短短五十多年的时问里经历了从起步到高速发展、再到举步维艰、在困境中发展的历史轨迹。笔者在总结中国工读教育五十多年发展轨迹的基础上,提出了工读学校未来发展的六大思路:由“纪律主导”向“文化主导”转变;从“封闭管理”向“开放办学”转变;从“孤立发展”向“协同共育”转变;由重视传递“知识德育”向灌注“全方位德育”转变;由“粗放单一”模式向“粗细多雏”模式转变;由只关注“学生现状”转变为为“问题孩子”的未来乃至一生奠基。  相似文献   
27.
工读教育作为教育矫正问题青少年的重要形式在当前面临尴尬境地,在教育形式和招生方式上未能及时适应社会形势做调整是其主要原因。根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工读学校招生方式应当实现司法强制化;教育形式应当实现多样化,避免片面强调半工半读、职业教育。同时资源配置上的特殊化对待也是工读教育在新时期发挥其教育矫正、挽救未成年人作用所必须的保证性条件。  相似文献   
28.
众所周知,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三位一体的教育氛围,即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这一内容长期以来并不在工读学校中唱主角,因为在传统的观念中,问题家庭并不能够给予学校教育多大的帮助,改变这样的家庭更是奢望,甚至我们有些教师会尽可能地避免与这样的家庭接触。时至今日,如果我们仍以这种观念来发展现代工读教育,显然是行不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工读学校的教育对象以及他们的家庭也在发生着变化,作为工读教育工作者应该很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下面谈谈我校向问题家庭延伸的实践与思考。一、工读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现状“问…  相似文献   
29.
论有中国特色的预防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犯罪学研究的深入和开展,各国的犯罪学者都先后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预防犯罪上来。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及其多次学术研讨会都开展了预防犯罪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取得了丰硕成果。回顾中国的预防犯罪研究与工作,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狠抓青少年犯罪,认为青少年犯罪是犯罪的源头;二、青少年犯罪是“综合病症”,因而实行综合治理;三、预防青少年犯罪要坚持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和及时进行的原则;四、坚持“打击与防范并举,治标与治本兼顾,重在治本”这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搞好社会帮教和工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2010年全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第一手资料分析发现,未成年犯犯罪前的不良行为明显高于普通中学生,初中是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高发阶段,不良行为与犯罪行为存在相关性。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法制教育欠缺、学校和家庭教育实效性欠佳、不良交友和网络负面因素。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和矫治需改善未成年人的生存环境、注重养成教育、强化专门学校的辐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