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1篇
  免费   25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26篇
世界政治   6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1358篇
中国共产党   204篇
中国政治   396篇
政治理论   73篇
综合类   31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自晚清变法修律以来,学界多批评传统州县司法的主要弊端是行政兼理司法和与此相关的非专业化司法,现在发现了大量反映传统司法实际运作的司法档案材料,此种观点有了反思的必要和可能。事实上,从传统中国州县司法的实际运作来看,其重点是查清案情和进行判决,起决定作用的是“常识”而非“专业知识”,而且“常识”才是传统地方司法所真正需要的。这种“常识”包括了“律学常识”、官员“伦理常识”和“地方性常识”等部分,从而具有浓厚的主观性、地方性和个人化特征,使得传统地方司法更依赖于官员个体。从司法独立和专业司法的眼光来审视传统是一种时代错位,它忽略了制度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对应关系,既不利于学术研究,同时也回避了建立现代司法体系的真正阻力所在。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商标淡化诉讼中,一直存在“淡化可能性”与“实际淡化”的证明标准之争。2003年,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审理莫斯里案而首次介入。表面看来,最高法院已将标准统一为“实际淡化”,实则依然模棱两可,而根据反淡化和禁令救济的基本法理,证明标准又只能是“淡化可能性”。可见,问题远未解决,争论仍将延续。鉴于商标淡化理论的影响早已超出美国国界,研究这一问题对我国亦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褚民谊意识到彻底失败了,他又觉得被命弄得太累了,为保命投靠日本人,为保命在狱中算尽天机,到头来命还是不能属于自己。罢,去了它也许一了百了,就什么也不要操心了!  相似文献   
14.
劳动争议处理几个疑难问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徐智华 《中国法学》2003,(3):129-13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劳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 ,目前我国各类劳动争议的数量急剧增加 ,且争议内容十分复杂 ,极易与民事争议、行政争议、人事争议相混淆。加之目前我国劳动争议相关立法不尽完善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诸多缺憾 ,导致现实生活中劳动争议案件的解决困难重重 ,因此 ,完善劳动争议立法和改革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已是迫在眉睫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全国首例村委会换届选举引发的行政诉讼案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正 《行政与法制》2003,(11):17-18,15
  相似文献   
16.
茂昌  王芳 《党风建设》2002,(9):30-31
在四川省乐山市,杨旭英这个名字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如雷贯耳:1990年,年仅44岁的她登上乐山市物价局局长宝座,10年来,她本人及所领导的集体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奖励,因而“铁女人”、“女能手”等溢美之词都捧给了她。在赞美和荣誉的浪潮前,杨旭英陶醉了,陶醉得晕头转向,让世人瞠目结舌——她堕落了,堕落成了人民的罪人。  相似文献   
17.
如果只有制造、使用、销售、进口这几种行为才构成专利侵权的话,在很多情况下,专利权人得不到真正的保护。比如,专利权人拥有一项关于A产品的专利。某个厂家大批量地生产了A产品的大部分零件并成套出售;顾客在购买了这种成套的零件之  相似文献   
18.
丛珊 《廉政瞭望》2005,(11):40-42
这是发生在河南省禹州市的一个传奇而又真实的故事。6年前,因一桩奸淫幼女案,19岁的王俊超无辜被捕,并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入狱后,他坚持申诉,到处申冤。在申冤无门时,他意外地遇见了在同一监狱服刑的同乡王雪山。谁能想到,王雪山一番忏悔,救出了这个蒙冤6年的老乡狱友……“凶手”被屈打成“招供”王俊超1979年8月28日出生在河  相似文献   
19.
刑讯逼供是刑事诉讼中的一个顽症,它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破坏了公正司法,尤其严重的是刑讯逼供极易在刑事诉讼中造成错案,比如近年来出现的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云南杜培武案、湖北佘祥林案等错案,无一不是刑讯逼供造成的恶果。因此,有效地遏制刑讯逼供,对于准确打击犯罪,保障基本人权,维护司法公正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监督、纠正、查处刑讯逼供案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审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加强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合法性的监督,其中重点之一就是加强对刑讯逼供、暴…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2月18日,B&T Ceramic Group s.r.l有限公司向中国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承认和执行以下判决、判处令及事项:一、意大利米兰法院於1997年10月24日作出的第62673号破产判决;该判决宣告E.N.Group s.p.a股份集团公司破产;二、意大利米兰民事、刑事法庭於1999年9月30日作出的《被没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