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0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21篇
世界政治   5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1711篇
中国共产党   203篇
中国政治   405篇
政治理论   70篇
综合类   30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医疗赔偿纠纷案件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治疗、服务期间,由于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过失,直接导致患者人身损害、死亡的后果,患者或其近亲属要求医疗机构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案件。  相似文献   
22.
国际法的效力根据在于所谓各国意志之间的协议,即"协调意志"说.但是,"协调意志"说的意识形态性与现代国际法理论及发展趋势存在冲突,与国际社会和国际法的发展存在不和谐之处,"协调意志"说的意识形态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国际法发展的推动力受到削弱,损害了国际法作为一个学科体系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应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国际法,不应局限在某一狭隘的、群体的范围内,使其更有利于国际社会和全人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3.
公文的开头常出现一些问题,损害了公文的表达,影响了公文的权威性。在制作时要从“直接入题”、“紧扣全文”、“概括凝练”等方面加以努力,避免我们所说的“戴高帽”的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24.
认定医疗事故罪,在客观上首先必须存在合法的医疗行为。其次必须在合法的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认定严重不负责任,应当主要结合医务人员的注意义务,把违反常规性、常识性的注意义务,以及常发性的过失行为认定为严重不负责任。再次,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应当根据《刑法》所规定的重伤标准去判断。最后,严重不负责任是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后果的主要原因力。  相似文献   
25.
闭合性心脏损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案例简介 李某,女,1岁半,某13被其父抱于怀中,面朝其父胸部右侧卧位熟睡乘坐大客车,该客车行至途中与一货车相撞后即死亡。其父全身未见任何损伤。  相似文献   
26.
案情简介2003年4月19日9时20分左右,廖某持1万元人民币到某银行团结东路分行存款。当时廖某所在的窗口有一储户正在办理存款业务,廖某便站在旁边等候,并问银行工作人员要存款单填写,银行工作人员告诉其有存折的,不用填写。于是,廖某从口袋里将存折和1万元现金取出,并拿在手中,准备办理存款手续。突然,廖某身后的一个人以极快的动作从其手中将现金夺走、廖某转身去追,但未出营业大厅便摔了一跤,廖某爬起来叫喊“抢钱啦”,并奋力追赶抢夺的人。大约追赶了20分钟左右后,廖某向“110”报警。待“110”巡警赶到时,犯罪嫌疑人已经没有了踪影。“11…  相似文献   
27.
根据我国刑法关于中止犯处罚原则的规定,对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何谓“损害”并无相关的具体规定或司法解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刑事司法的统一性。“损害”的含义应从三个方面来界定就质而言,其仅指有形的物质性危害结果;就量而言,其仅指达到严重社会危害性程度的危害结果;就原因而言,其仅指由行为人基于最初意欲实施的目的犯罪的实行行为所引起的危害结果。  相似文献   
28.
因行政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应当被区分为纯粹的事实性损害与法律意义上的可赔偿性损害,而只有后者才是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认定可赔偿性损害必须坚持政策性限制、"度"的限制及相对性与有限性限制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方可建立起一套在各种损害形态中区别出可赔偿性损害的具体的技术性规则,从而为国家行政赔偿责任的准确认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9.
王工 《中国律师》2002,(4):60-62
20秒钟的宣判近60年前,日本国侵略者无差别轰炸中夺去高熊飞教授的右臂。近60年后,日本国的法官再次加深对高熊飞的精神损害。“不管侵害行为如何非人道,都不能接受对此要求赔偿的请求……进一步说,如果说尽力避免战争的再度引发,是人类至高无尚的使命,那么不承认个人的索赔请求权是具有合理性的。”这是什么话啊。不,千真万确,这是新世纪来临前日本国的司法判决。请原谅直言不讳,这是绝不应当见到的日本国法院和法官对神圣国际法和日本法的公然背弃。这是借尸还魂的军国主义强盗逻辑。时间:1999年9月22日13时30…  相似文献   
30.
文教卫     
4月8日消息:在高检院召开的全国检察机关电视电话会议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穹强调指出,各级检察机关要突出立案监督重点,切实提高办案质量,下大力抓好“打黑除恶”立案监督专项行动和对无罪判决案件进行专项检查.张穹还指出,开展对法院无罪判决案件的专项检查工作,主要是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