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6篇
法律   58篇
中国共产党   40篇
中国政治   121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5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张海波 《检察风云》2013,(12):55-57
2013年4月15日,美国当地时间下午2点51分,在波士顿国际马拉松比赛的终点站、肯尼迪图书馆先后发生两起爆炸,一起位于费尔蒙科普利广场酒店终点线观礼台附近观众区,另一起位于一家体育用品店,造成三人死亡,183人受伤。这是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在美国本土发生的第一起恐怖袭击,不仅在美国国内引发了一定程度的紧张,也引发了其  相似文献   
272.
科技     
《创造》2013,(9):72
防弹背包:有效抵御恐怖袭击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以色列设计师最新研制一种帆布防弹背包,可使人们免遭炸弹袭击的伤害。这款背包可作为一种基本的个人避难装置,尤其适用于恐怖袭击事件。背包内部有19层凯夫拉防弹层,能够完全保护头部、心脏、肝脏和肾脏免遭碰撞或者爆炸碎屑伤害。一旦听到空袭警报,人们只需拉一下侧面的黄色绳子,头罩能够覆盖头部,身体平躺在地面上。这个背包的售价为467美元。  相似文献   
273.
现代生物科技犯罪与应对方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运用生物科技手段实施的犯罪不仅威胁到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安全,还向传统伦理提出了挑战,其潜在的危害性将逐步显现出来。将这一社会问题纳入犯罪学的视野,从生成机理和政府管治的角度进行研究,提出包括完善技术防范、建立社会控制机制在内的应对措施,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科技创新与法律道德建设的和谐相处与同生共长。  相似文献   
274.
《半月谈》2003,(24):81-83
  相似文献   
275.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的情报机构成为美国人攻讦的目标,美国每年花费纳税人巨额美元营建的号称世界上最强大的情报机构对此行动一无所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就多次强调“一条情报比一枚巡航导弹或一颗炸弹更能有效地打击恐怖网络。”这是美国政府在事后对遭受恐怖袭击后反思的结果。  相似文献   
276.
麦伟宁 《刑警与科技》2008,(19):126-129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应急移动图像传输技术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在处置群体性事件、重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和恐怖袭击事件等公共安全重大突发性事件中,应急移动图像传输设备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它能将现场图像实时地传输到卫星车、指挥车或者各高点基地站接收后,再上传至指挥中心;这时,在指挥中心或者现场指挥部就能实时监看到现场的图像,及时了解重大突发事件的实时状况,为各级领导进行及时的指挥决策,  相似文献   
277.
当今世界,全球层次的缓和、稳定与地区层次的紧张、动荡并存,而国际恐怖主义则是紧张、动荡的一个最显著的社会暴力冲突现象。进入21世纪后,以2001年美国“9·11”事件为重要标志,国际恐怖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一些新的趋向和特点。一、国际恐怖主义空前活跃,其危害和影响已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恐怖主义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暴力冲突现象早已有之,它的历史同海盗、谋杀、绑架和抢劫一样久远。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年—前349年),就曾记述过恐怖活动对敌方居民造成的心理影响。中国西汉著名历…  相似文献   
278.
生物恐怖袭击是未来恐怖活动的重要方式.针对生物恐怖袭击的潜在危机,我们应当未雨绸缪,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强生物恐怖情报信息资料的收集;加强反生物恐怖专业组织机构及队伍建设;建立预警防御系统,完善急救系统;加强安全防范,制定反生物恐怖预案;加强防范生物恐怖袭击的科研与开发.  相似文献   
279.
《时事资料手册》2004,(3):27-28
5月9日上午,车臣共和国首府格罗兹尼狄纳莫体育场内发生爆炸事件,截至10日已造成7人死亡,其中包括车臣总统卡德罗夫、车臣国务委员会主席伊萨耶夫、一名路透社记者、一名儿童和2名警卫人员等。  相似文献   
280.
Assaults on "soft" targets are increasing. Since terrorists choose location precisely because of the strong possibility of fatalities and injuries to a mass of unwitting people, counterterrorism strategists must diligently plan to prevent these intensive attacks. As compared to military guards and trained security forces, shoppers and hotel guests are more likely to be paralyzed with confusion in a comprehensive assault by a small group of individuals who have practiced coordinated moves for months. This essay probes the rationale behind the attacks and threatened attacks, and surveys preven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adopted in some count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