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63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凡是看过《董存瑞》电影的,都不会忘记那高潮的一幕……董存瑞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响导火索,高呼:为了新中国,前进!。董存瑞用身体做支架,用血肉之躯为战友铺平了前进的道路,董存瑞精神一直成为鼓舞中华儿女几代人  相似文献   
42.
陈辉 《党史博览》2009,(4):10-15
1950年7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召开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的决定》。据此,7月27日,解放军总政治部作出了《关于召开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及选举部队劳动模范出席全国工农兵劳模会议的指示》。这两份文件,对评选英雄和模范的标准、范围作了明确规定:“军队选出的战斗英雄包括各兵种最典型的英雄,如炮手、特等射手、坦克手、爆破手、投弹手及渡海登陆英雄等模范人物与模范单位的代表,  相似文献   
43.
李奕明 《党史纵览》2011,(12):42-45
邓小平下令寻找英雄柴云振 柴云振是一个传奇英雄,而寻找柴云振的过程也是一个传奇故事。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许多家新闻媒体都先后发表了一条引人注目的消息:一位失散了30多年的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终于被原部队找到,并佩戴上了早就属于他的英雄勋章。他叫柴云振,是志愿军十五军四十五师一三四团八连七班班长。从此,柴云...  相似文献   
44.
一部连史就是一部浓缩的军史,一面锦旗就是一座高耸的丰碑。走进济南军区某红军团“红一连”,最让人们感到震撼的是连队厚重的历史和辉煌的荣誉。 1927年9月9日,“红一连”参加了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同年9月29日,“三湾改编”时,毛主席亲自在该连发展了六名党员,建立了连队党支部,开创了我军“支部建在连上”的先河;连队先后参加了五次反围剿、强渡乌江、平型关大捷、解放海南岛等300余次著名战役战斗,涌现出“英雄连长”王寿松、“盘肠战斗英雄”姜东海等lO名战斗英雄,荣立战功48次。  相似文献   
45.
6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而跨过中朝界河鸭绿江,和朝鲜军民并肩携手,浴血鏖战1000多个日夜,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赶回到北纬38度线附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巨大胜利。  相似文献   
46.
申鸿喜原籍河南滑县。他的原来姓氏已无从考证。很小的时候,河南地段的黄河洪水泛滥成灾,难民四处逃生。他的一家逃到山西晋南讨乞求生。家人被逼无奈将他卖给他人,几经变卖最后被霍县(今山西霍州市)下落平村的贫农申保全家收养,取名申鸿喜。申家待他亲如骨肉,供他上村里学堂读书。小时候,申鸿喜给地主打工、放牛,常遭打骂。日军侵占山西后,家乡成为八路军游击活动区,他积极为八路军通信、带路,参加抗日活动。  相似文献   
47.
他虽平凡,但却有伟大追求;他虽平静,但却有满腔热血;他虽平常,但却有极强的责任感……他就是李文祥,一个坚守信念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个淡泊名利的特级战斗英雄,一个勇于担当的基层人民公仆,一个默默奉献的淳朴农民兄弟。李文祥同志的事迹朴素真实、发人深省,他的精神感人至深。正如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所指出的:“这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8.
《世纪行》2011,(7):39-39
任常伦,1921年出生,山东省黄县(今龙口市)人。1938年冬,参加本村抗日自卫团,协助地方抗日武装站岗放哨,侦察敌情。1940年8月参加八路军,编入山东纵队14团2营5连。  相似文献   
49.
纪萍 《民主与法制》2013,(13):28-29
他曾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功臣:猫耳洞口,他为掩护战友,奋不顾身扑了过去。挡住了敌军的子弹,因伤致残(三等甲级),多次立功受奖。转业后他凭着一股子热情和拼劲,硬是把一个寂寂无闻的技工学校升格为国家高级职业技术学院。这样一个颇有传奇色彩、英雄情结的党员干部怎么会沦为阶下囚呢?  相似文献   
50.
新华社主任记者朱玉在1月12日举行的“丁晓兵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说:“‘英雄’两个字,寥寥20笔,几秒钟就可以写完;英雄丁晓兵感动中国的路,却整整走了20年。”这句话道出了一个英雄成长的不凡足迹。如果说,丁晓兵20年前是用鲜血换来“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成为一名战斗英雄的话,那么,20年后,他被评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能够始终坚守自己的“精神高地”,经受住各种诱惑和考验,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坚定信念,拒绝庸常,把“小我”融人到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